第04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04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同等数量的危险物在生产过程中和贮存状态下的危险性不同,因为生产过程中工艺条件相对复杂,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较大,从实际危险性来考虑,《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两大类来进行考虑。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标准的定义应能反映出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可能需有一个特指的或是一般类别或是两者兼有的危害物质一览表,并列出每种物质的限额或是允许的数量,设施现场的有害物质超过这个数量,就可以定义为重大危害设施;任何标准一览表都必须是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雇主能迅速地鉴别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设施是在这个标准定义的范围内;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有害物质不断加深了解并进行修改。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

就评价技术来说,重大危险源评价技术属于安全评价技术的一部分,安全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后来随着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不断发展。目前用于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简称DOW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简称MOND法)”、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和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等。

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

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思想和评价方法,并把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该课题研究,填补了我国跨行业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空白。该研究课题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工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从定性评价进入定量评价阶段。

近年来,为了适应安全评价的需要,世界各国开发了包括危险辨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内容的商用化安全评价计算机软件包。应用较多的有:

SAFETI、SAVE II、SIGEM、WHAZAN、EFFECTS、IRMSS、PHAST、RISKCURVES、SAFEMODE、STRA等系统。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事故预防技术的进步,新的实用安全评价软件不断地进入市场。计算机安全评价软件包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认识潜在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降低危险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