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宜宾市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宜宾市高考第一次适应性考试理综物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 D.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灯泡L1、L2、L3的电阻关系为R1

A.L1逐渐变暗,L2、L3均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B.L1逐渐变暗,L2立即熄灭,L3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C.L2立即熄灭,L1、L3均逐渐变暗 D.L1、L2、L3均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

6.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tA、tB分别是带电粒子到达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处的场强一定小于B处的场强 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处的电势

C.电荷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处的电势能 D.电荷在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正功 二、多项选择题

7.A、B为同一波源发出的两列波,某时刻在不同介质、相同距离上的波形如图所示。则两列波的波速之比

是____

A.1∶3 B.1∶2 C.2∶1 D.3∶1

8.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B.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C.理想气体的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 D.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压缩气体做功,该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9.如图所示,边长为L不可形变的正方形导线框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 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B=kt(常量k>0)。回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R0,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央,定值电阻R1=R2=R0,电容器与R2并联.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不考虑虚线MN右侧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则

A.正方形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kL B.电容器的a极板带负电 C.R2 两端的电压为U/5

D.滑动变阻器R的热功率为电阻R2的5倍

1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的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 s

B.刹车过程前3 s内,汽车的位移为7.5 m C.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2

D.从图中可以得出,t=0时汽车位于距坐标原点10 m处 三、实验题

11.如图所示,物体在离斜面底端5m处由静止开始下滑,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斜面倾角为37°.求:

(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

(2)求物体从静止到达斜面底端所用时间以及到达底端速度。(sin37°=0.6,cos37°=0.8,g=10m/s2)

12.(1)甲同学按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500μA的电流表G的内阻。他按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1,使电流表G的指针满偏。再闭合S2,保持R1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2使电流表G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1/3。若此时电阻箱R2各旋钮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G的内阻测量值RG=____Ω。

(2)现将该电流表G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V,需给该电流表G串联一阻值为_____Ω的电阻。 (3)乙同学将(2)问中改装的电压表V校准后采用伏安法测量某待测电阻Rx,实验室还备有以下器材: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

B.电源E,电动势为3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量程为0~15 mA,内阻rA=20Ω D.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E.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kΩ F.开关S,导线若干

①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尽可能测量多组数据,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填器材序号字母)。 ②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乙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_______。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用一水平力F推一质量为m=10 kg的物体,欲使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试求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

14.如图所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截面图,∠ACB=90°,∠CAB=53°,AC边长为L。一平行细光東从AB面上的O点沿垂直于AB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在AC面的中点P恰好发生全反射,在BC面上的M点发生反射和折射(M点图中未画出),反射光线从AB面的O’射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sin53°=0.8,cos53°=0.6)求 ①该棱镜的折射率

②光在棱镜中传播时从O点到O’点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C A B D 二、多项选择题 7.C 8.ABC 9.BCD 10.AC

三、实验题

11.(1)2.8m/s2,方向沿斜面向下;(2)12.(1)100(2)5900(3)①D②见解析; 四、解答题

13.N或48 N

14.(1)n=1.25;(2)

s, 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