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2019学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提高探究、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12.1 全等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在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对应元素的确定. 难点: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识别.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一组图片,提出问题1. 图(1) 图(2) 图(3) 图(4) 问题1:你能从图中找出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吗?其中一个图形是由另一个图形如何变化而来?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 举例:学生手中含30度角的三角板;含45度角的三角板;学生手中的小量角器;由同一张底片洗出的尺寸相同的照片;两本数学书等.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由图(1)(2)(4)形成全等形的概念: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由图(3)(4)形成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多媒体投影相关概念及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 3.多媒体演示三种全等变换(平移、翻折、旋转)并提出问题: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4.学生小组活动:多媒体投影要求:①请你用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通过平移、翻折、旋转等操作得到你认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图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1.通过动画演示全等变换的过程及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形成直观感觉,培养学生动态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建立对应的概念,体会重合即全等,重合即对应这个本质规律;2.熟悉

为美丽的图形;②在练习本上画出这些图形,标上字母,并在小组内交流;③指出这些图形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5.多媒体展示学生可能得到的图形(如图). 本章常见图形,为今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计算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初步辨析图形的能力. 合作交流:寻找对应元素有什么方法和规律吗?学生思考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板书. 问题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数量关系? 板书: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及其对应元素的概念,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图,△EFG≌△NMH,EF=2.1cm,EH=1.1cm,NH=3.3cm. (1)试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2)求线段NM及HG的长度; (3)观察图形中对应线段的数量或位置关系,试提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证明.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怎样寻 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教材第33、34页第1、2、5、6题.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例题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反思小结 3.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 作业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从概念的形成、发展、应用等每个环节,都力求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动脑思考、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来完成.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2.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点: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入本课课题,激发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为了庆祝国庆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制使他们体会探索的过程作三角形彩旗,那么,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实际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呢?一定要知需要,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 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从“条件尽可能的少”出发,逐步增加条件分类进行操作验证: 探究1: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对应相等时,画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归纳,给出的两个条件可能是:一边一内角、两内角、两边. 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在多媒体展示出各种结果. 教师分析并归纳结论:只满足两个条件画出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2: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会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学生思考后师生归纳:有四种可能,即三角、三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分别相等. 做一做:先任意画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教师演示作法,学生按要求尺规作图,动手操作,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板书: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思考本课起始提出的问题: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 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分析补充.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纸板从重合状态下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可得下图,若已知AB=DE,BE=CF,DF=AC,△ABC和△DEF全等吗?说明理由. 从最少的条件开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思考问题,两个三角形满足的条件组合时提醒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律进行,不重不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全过程的画图、操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更利于理解SSS.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体会全等变换中的变与不变,进一步体会全等图形中对应元素相等.学生自己画图、编制题目,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取心.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边边边”观察两进一步体会SSS的个三角形已经具备哪些全等的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应用,掌握基本的尺规作缺少的条件可以由哪个已知条件得出.注意:BE和CF图方法,提高学生的作图不是要证明的两三角形的边,因此BE=CF不能作为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