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趣味课堂,激发兴趣

1.形象教学法。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认知初级阶段,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枯燥地认读、机械地拼写,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简笔画来动态地进行识字教学。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这样的教学比枯燥的一笔一画的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享受识字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从音形义来认识生字。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使学生处于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加富有悬念性,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比“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开放教学,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相比,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打开了学生思维上的“枷锁”,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诸多限制,能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激活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做好学习的指导,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1.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按照教参被动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活动。如在学习《窃读记》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女孩说窃读是恐惧而快乐的。如果你是作者,你如何来描述这种窃读的感受。或者如果你是书店的老板,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对待呢?这样更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加深体会。

2.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要真正地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来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才能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让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我们要为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能够将自己对文章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听懂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样才能展开充分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当然,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指导,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张扬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课外活动,提升动力

课堂只是教学的一小部分,现实生活中还有着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充足的学习时间与更宽广的学习空间。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向课外延伸。应该为学生设计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学用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学习动力的增强。

1.朗读比赛。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读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让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外我们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语言,积累素材,提高朗读能力。

2.书写大赛。写得一手好字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字的结构、笔画、笔顺,写得一手漂亮端正的好字。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书写大赛,并将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由学生投票选出获胜者。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写好字的动机,并积极练习。

3.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演讲比赛。可以谈对文章某个观点、主题等的理解,也可以由教师选主题等来进行演讲比赛,这样的活动集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于一体,可以让学生将所学充分地运用其中,对于学生口语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收集大街上广告、标语中的错别字,或收集企业文化、校训、广告宣传语等,让学生从语法、句型、文化等层面进行分析。这样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更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化与提升。

四、总结

总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们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从教学的各个因素入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现代化,实现教学的全面改革。引导学生展开富有兴趣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一、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小组学习如果组织不好,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在小组里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而学习较差的总是等着别人的帮助、等着别人的答案。所以开展小组评比,给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的好办法。例如,认读生字,开展一分钟开火车认读,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在一分钟内认得最多,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想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自顾自己学会,就会帮助差一点的组员,差的学生也会想自己不能总拖小组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这样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助的好作风。此外,还可以建立一张优秀小组评比表,小组内某个学生进步了,某个学生发言积极,某个学生发言有创新,小组合作好,小组内各成员积极动脑筋都可以获得“小红旗”,得数越多的小组就被评为本周的“优秀小组”。

二、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积极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让学生当“小老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最具权威的。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把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的成员交流讨论,得出结果。然后派一名代表上台当小老师进行教学。如记忆生字的办法、领读生字卡片等。小老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对学生的问答加以评价,学生有不理解的也可以向小老师提问,小老师再给予指导。如此,生生互动在交流合作中,无论是小老师,还是学生,都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了自身的各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