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卷版)1(复习必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九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卷版)1(复习必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最新人教版试题 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 个电子的能量;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V,能量密度E =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 kW?h = 3.6×106J)。

△(2013·新课标II卷)28.(14分)

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 A(g)

B(g)+C(g) △H=+85.1kJ·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总压强p/100kPa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 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

0 4.91 5.58 1 6.32 2 4 7.31 8.54 8 9.50 16 20 9.52 25 9.53 30 9.53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 mol,n(A)= 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反应时间t/h C(A)/(mol·L-1) 0 0.10 4 a 8 0.026 16 0.0065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 mol·L-1。

(2013·天津卷)10.(14分)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6×10-6 NH4+ 2×10-5 SO42- 4×10-5 NO3- 3×10-5 Cl- 2×10-5 浓度/mol.L 4×10-6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pH值 。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2(g)+1/2O2(g)=H2O(g) ?H= -241.8KJ/mol C(s)+1/2O2(g)=CO(g) ?H= -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0

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NO为8×10-4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013·江苏卷)20. 磷是地壳中含量较为丰富的非金属元素,主要以难溶于水的磷酸盐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0C(s)=== 6CaO(s)+P4(s)+10CO(g) △H1 =+3359.26 kJ·mol1 CaO(s)+SiO2(s)=== CaSiO3(s) △H2 =-89. 61 kJ·mol1 2Ca3(PO4)2(s)+6SiO2(s)+10C(s)=== 6CaSiO3(s)+P4(s)+10CO(g) △H3 则△H3 = kJ·mol1。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11P 4+60CuSO4+96H2O=== 20Cu3P+24H3PO4+60H2SO4 60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 。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Na2HPO4和Na3PO4可通过H3PO4与NaOH溶液反应获得,含磷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 ;pH=8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物种浓度大小关系为 。

②Na2HPO4 溶液显碱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 溶液,溶液则显酸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4)磷的化合物三氯氧磷()与季戊四醇()以物质的量之比2:1 反应时,可获得

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X,并释放出一种酸性气体。季戊四醇与X 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①酸性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X的结构简式为 。

(2013·重庆卷)⒒(14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⑴催化反硝化法中,H2能将NO3还原为N2。25℃时,反应进行10min,溶液的pH由7变为12。 ①N2的结构式为 。

②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其平均反应速率υ(NO3)为 mol·L1min-1。

③还原过程中可生成中间产物NO2,写出3种促进NO2水解的方法 。 ⑵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题11图所示。 A Pt 电 极

①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 g。

题11图

Ag-Pt 电 极 B -

· 直流电源 · 质子交换膜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2013·山东卷)29、(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

TaI4(g)+S2(g) △H﹥0 (I)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

(2)如图所示,反应(I)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则温度T1 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样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mol/L,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2013·浙江卷)27.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l)+H2O(l)+CO2(g)反应Ⅱ:NH3(l)+H2O(l)+CO2(g)

(NH4)2CO3(aq) (NH4)2HCO3(aq)

△H1

△H2

反应Ⅲ:(NH4)2CO3(aq)+H2O(l)+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

2(NH4)2HCO3(aq) △H3

(1)△H3与△H1、△H2之间的关系是:△H3 。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