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名校2019届中考语文(附加九套模拟)五校联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广东省揭阳市名校2019届中考语文(附加九套模拟)五校联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中国馆出来的中国孩子们小心翼翼地绕过希腊孩子身后,不打扰他的沉思。他们离开了那些在中国看不到的青铜器、瓷器和敦煌壁画,刚放下心中【B】块垒,此刻在心中空出来的那地方正好能放下许多的同情。 4.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探究参观博物馆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作用。(4分)

【甲】博物馆不是一个只来一次的地方,而是终身学习的场所。一张泛黄的照片、一行蝇头小楷、一尊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可以让我们的心灵跨越时空,与古老的人物和故事邂逅,将对美的认知、对历史的敬畏、对人类文明的热爱播种在心头最深处。

【乙】这一天,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整个壮丽的绘画世界将向我打开,我将细心地观察拉斐尔、达?芬奇、伦勃朗的油画,我要饱览维洛内萨的温暖色彩,研究艾尔?格列科的奥秘,从科罗的绘画中重新观察大自然。啊,你们有眼睛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

——选自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丙】在国外,很多博物馆不是冷冰冰的,而是设计了很多环节让孩子们融入其中,并提供专业的服务,如无处不在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工坊、可以触摸的展品模型,还有赠送的精美小礼物。瑞士交通博物馆融合了主题乐园的元素,有趣的项目有模拟火车驾驶、汽车撞击试验、战斗机模拟舱、划船比赛等等。法国的玩偶博物馆,小孩子可以来这里过生日开派对,这里每个橱窗都是一道微缩景观,如古老的巴黎街头、集市等,最有趣的是玩偶们还有自己的玩偶、自己的家居用品,一路看下去,200多年来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变迁尽收眼底。德国科隆巧克力博物馆是巧克力爱好者的天堂,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了解到它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最甜蜜伙伴的,更诱人的是,热巧克力源源不断地从3米高的巧克力喷泉里汩汩流出,美丽的厨娘会将华夫饼浸到巧克力温泉里,让你在现场就大快朵颐一番。

5. 参观故宫博物院时,第三小组的同学收集了部分对联。请你根据同学给出的介绍文字,推测下面三个地方张贴的对联各是什么。(只填序号)(3分) 【介绍文字】

绛雪轩:御花园中赏景休息之处。 上书房: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之处。 养心殿西暖阁: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 A.花初经雨红犹浅 B.读书以明理为先 C.岂为天下奉一人 D.树欲成阴绿渐稠 E.立身以至诚为本 F.惟以一人治天下 绛雪轩 上联: 下联: 上书房 上联: 下联: 养心殿西暖阁 上联: 下联:

6. “校园诗词大会”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其中一道抢答题是这样的:“蜘蛛图诗因形似蛛得名,按照一定的规

律可读成七律、五律、六言诗各一首。请根据下图,将其中七律《闲居吟》最后两句的空白处补充完整。”请你尝试回答。(2分)

闲居吟 吾庐掩户寂无人, 空谷归田二十春。 和令香奁穷不讳, 汞郎彩笔老逾新。 吕虞刀作樵薪斧, 贡禹冠为洒酒巾。 ① 傲且寻泉水乐, ② 名已等陌头尘。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共4分)

① (陆游《游山西村》) ② (崔颢《黄鹤楼》) ③ (李清照《渔家傲》) ④ (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撰诗文,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谱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维独奏,公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公主曰:“皆.

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此子不登榜首,更待何人?”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

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

⑦⑧

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 (选自《王维传》,有删改)

注:①闲:通“娴”,熟悉。②习讽:熟悉的、经常诵读的(诗作)。③贼:指安禄山。④驾出幸:指唐玄宗出逃。⑤扈从:随从护驾。⑥喑:哑,不能说话。 ⑦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⑧伪官:在叛军中任职。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同诣九公主第 诣: .(2)悉召梨园诸工合乐 悉: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翻译:

10.请用自己的话简述王维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限60字以内)(4分) 答:

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2分) 答: 一、 名著阅读(共9分)

教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名著阅读的专题研究,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14题。

12.第一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论语》时产生了一些困惑,他们对此开展专题研究。请你根据他们准备的相关材

料,推测他们专题研究的内容,并任选一组说明理由。(4分) ....

第一组材料: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论语?八佾》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注:①九合诸侯:多次召集诸侯盟会。②不以兵车:不用武力。 第二组材料: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祀时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论语·乡党》 答:

13.十六世纪的吴承恩和近300年后的儒勒·凡尔纳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人类对海底未知世界的向往。第

二小组将研究《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两部作品关于“海底世界”想象的差异,请你也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答:

14.班级的专题研究交流会上,第三小组出示了下面材料,请同学们就此谈谈“艺术加工”的表现效果,请你

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3分) 《红岩》的未署名作者刘德彬

(注)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在一份回忆材料中写道:“事实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迹也是被夸大了的。

如江姐受刑本来是夹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钉竹签子;全文背诵《新民主主义论》,实际上是提纲和要点;江竹筠并未见到她丈夫的人头,而写成她见到了。”

注:刘德彬是长篇小说《锢禁的世界》(《红岩》初稿)的作者之一。三人分工创作,罗广斌写陈然、“小萝卜头”,刘德彬写江姐、老大哥等,杨益言写龙光章和“水的斗争”。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材料一】

绘本是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国际公认“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在美国兴起,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十年代后,日本、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也掀起了绘本阅读的热潮。而在中国大陆,绘本目前才刚刚起步。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更重要的是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而普通的图画书,如我国传统的连环画,图画只是文字的补充,不具备“图画语言”的 ① 。绘本却好比是供读者看的一部电影,它既有广阔的全景,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极其有趣的故事情节,又暗藏着 ② 的节奏设计。这些图都是作者精心手绘,讲究绘

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可以说,好的绘本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欣赏绘本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孩子们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神奇的想象中品味绘画的美妙,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感受故事的魅力。绘本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丰富细腻的情感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材料二】

大卫?威斯纳的绘本作品《海底的秘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在海边捡到了一架古老的水下照相机,他把相机里的胶卷冲印了出来,不仅看到了光怪陆离的海底奇观,还通过其中一张照片发现,这架相机已经借助大海的潮汐漂流,辗转于11位少年之手——每个少年都手举前一个人的照片拍下一张新的照片。少年于是也按照这个方法拍下一张照片,然后将相机抛回大海。相机继续漂流,终于又来到岸边一个女孩子的面前。

这本书有两个不同的叙述视角:一个围绕着少年,一个围绕着少年抛出的水下照相机,两者结合成为一个相互补充说明的、更具空间感和时间感的立体视角。前一个视角使读者对其叙述的故事产生信任,可是后一个视角的叙述就不那么容易说服读者,特别是那些出现了机械怪鱼、海底家庭、龟背城堡、外星人观光团的图画,又会有几个读者对这些画面不心生疑惑呢?那些梦幻般的超现实景象是如何拍到的?拍自什么地方?那些地方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吗?这些疑问也许正是大卫?威斯纳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15.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功能 起承转合 B. 用途 起承转合 C. 功能 抑扬顿挫 D. 用途 抑扬顿挫

16.【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说明内容是:绘本既激活了读者的 ① ,也挑战了读者的 ② 。(2

分)

17.下面是绘本《海底的秘密》的节选,请你结合【材料二】中对绘本情节的介绍,说说作者设计这段情节的

意图。(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