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实证研究概述创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实证研究概述创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其中,Xi是(K+1)维的解释变量向量,β是(K+1)维的位置参数向量,ei服从N(0,σ)。

T2

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对26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2013年数据进行Tobit回归。构建模型如下:

PE=β0+β1LNA+β2ROE+β3SMR+β4LR+β5ER+β6SQ+β7YEAR+ε

(二)Tobit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Tobit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公司规模对提高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保险公司规模越大,平均成本就越低,越能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从而效率就越高。

2.盈利能力对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的正向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盈利能力是一个综合指标,仅用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不足以充分代表。此外,本文考虑到研究对象数量较少而未将产寿险公司分开研究,可能导致结果受到寿险公司盈利周期的影响而不显著。

3.偿付能力与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假设一致。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代表保险公司面临的偿付能力风险越小,从而保险效率越高。

4.理赔服务水平对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赔付率高,说明保险公司在损失补偿方面做得比较好,被保险人得到的补偿越多,就越能感受到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进一步激发投保人投保续保的积极性,从而保险效率就会越高。

5.费用水平对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综合费用率反映了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管理能力,该值越低,说明公司控制费用支出的能力越强,效率就越高。

表5 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 C LNA 系统估计值 -0.1814 0.0504 标准误差 0.2822 0.0286 Z值 -0.6427 1.7656 P值 0.5204 0.0775* ROE 0.0232 0.0311 0.7464 0.4554 SMR 0.0274 0.0079 3.4913 0.0005*** LR 0.2767 0.1197 2.3119 0.0208** ER -0.1428 0.0480 -2.9747 0.0029*** SQ 0.5167 0.1391 3.7156 0.0002*** YEAR 0.0262 0.0087 2.9955 0.0027*** Mean dependent var 0.7783 S. D. dependent var 0.2117 S. E. of regression 0.1517 Akaike info criterion -0.6088 Sum squared resid 0.4144 Schwarz criterion -0.1733 Log likelihood 16.9148 Hannan-Quinn criter. -0.4834 Avg. log likelihood 0.6506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C表常量

6.员工素质与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效率显著正相关。说明高素质的员工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经营效率,与假设一致。

7.经营时间对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经营越早的公司在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以及客户资源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方面,相比于后来成立的公司有明显优势。

四、结论与不足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得到2011—2013年我国地方法人财险公司的总体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834,平均纯技术效率为0.941,整体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884,说明我国地方法人财险公司技术效率17%的资源浪费中,有6%是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低所引起的,有11%是由于规模无效所导致的。我国地方法人寿险公司的总体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841,平均纯技术效率值为0.927,整体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06,说明我国地方法人寿险公司技术效率16%的资源浪费中,有7%是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低所引起的,有9%是由于规模无效所导致的。地方法人财险公司在2011—2013年的平均纯技术效率高于地方法人寿险公司,平均技术效率和平均规模效率在2013年均高于地方法人寿险公司,但在2011年和2012年低于地方法人寿险公司。从Tobit回归分析中发现,公司规模、偿付能力、理赔服务水平、员工素质、经营时间与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技术效率显著正相关,费用水平与技术效率显著负相关,而盈利能力与技术效率关系不显著。

由于水平和数据所限,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实证研究主要是从微观视角探讨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效率影响因素,未考虑宏观及行业因素。二是由于研究对象成立时间不长以及数量还不够多,本文主要研究的是2011—2013年的26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集中在短期的效率分析,没能考察长期的效率变动。鉴于此,后续可以研究成立时间较长的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效率变动路径,以及从宏观行业及微观视角全方位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成立较晚的后来公司的效率提高和监管机构的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作者: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朱瑜

来源: 《上海保险》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