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小区16#楼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太湖小区16#楼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扬州职大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场地清理 测量放样 验 线 桩机就位 吊桩 插桩 校正垂直度 沉桩 电焊接桩 再沉桩 送桩至设计标高

购桩 工地检验 存放 运桩 垂直做监测 图2.3静力压桩工艺流程图

2.10管桩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本工程管桩打桩遇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见表2.1

8

扬州职大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表2.1 管桩打(沉)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名称、现象 产生原因 1.测量放线有误;或插桩“对中”工作马虎 2.打桩顺序不当,易引起桩顶大偏位 3.在软土层中,先施工的桩易被挤动 4.遇孤石或其他障碍物将桩挤向一旁 5.桩尖沿基岩倾斜而滑移 6.接桩不直,桩中心线成折线形,造成桩顶偏位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测量放线应经复测后使用;插桩应认真对中;打桩应按规定顺序进行;避免打桩期间同时开挖基坑;施工前用洛阳铲探明地下孤石、障碍物,较浅的挖除,深的用钻钻透或爆碎;接桩应吊线找直,垂直偏差应控制在0.5%以内偏位过大,应拔出,移位再打;偏位不大,可用木架顶正,再慢锤打入;障碍物不深,可挖去回填后再打 打桩机导杆弯曲应纠正;打桩场地应整平夯压坚实;插桩要吊线锤检查,桩帽、桩身和桩尖必须在一条垂线上方可施打;桩身弯曲度应不大于1%,过大的不宜使用;开始沉桩应临时固定牢,并轻锤慢击;施打时应使桩锤、桩帽、桩身在同一直线上,防止受力偏心;桩垫、锤垫应找平,桩帽与桩周围的时间隙应为5~10mm,不宜过大;接桩应吊线锤找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打桩顺序应按规定进行。产生原因7的防治措施同“桩顶偏位”的防治措施 加强桩制作质量控制,保证桩头混凝土密实性和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桩运输、堆放、吊装中防止碰撞损坏桩头;合理选用桩锤,不使过重或过轻;桩帽宜做成圆筒形,套桩头用的筒体深度宜为35~40cm,内径应比管径大2~3cm,不使空隙过大;遇孤石可采用小钻孔再插管桩的方法施打;合理确定贯入度或总锤击数,不使过小或过多;在厚粘性土层中停歇时桩顶偏位(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 1.打桩机导杆弯曲或场地不平,或场地承载力不足产生倾斜 2.插桩不正,底桩倾斜率过大或桩身弯曲度过大 3.开始沉桩,桩未站稳就猛烈锤击,桩身倾斜或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桩身倾在同一直线上,受力偏心 斜超过规4.桩垫锤垫不平或桩帽太大引起锤范规定) 击偏心而使桩身倾斜 5.接桩不直产生曲折 6.打桩顺序不当先打的桩被挤斜 7.遇孤石和坚硬障碍物或桩尖沿倾斜产生滑移 桩顶破碎(沉桩时,桩顶出现混凝土掉角、碎裂或被打碎,桩顶钢筋局部或大部分外露) 1.桩的制作质量差,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要求,或桩头严重跑浆,存在孔洞;或蒸养制度不当,引起脆性破坏 2.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碰撞损坏 3.桩锤选用不当,锤过重,锤击应力太大将桩头击碎;或锤太轻,锤击次数增多,使桩顶产生疲劳破坏 4.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接头尺寸偏差太大 5.遇到孤石、硬岩面时继续猛打,或贯入度要求太小或总锤击次数过多,或每米锤击数过多 9

扬州职大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桩身断裂(包括桩尖破损、接头开裂,桩身出现横向、竖向或斜向裂纹及断裂) 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沉桩未达到设计标高或最后贯入度及锤击数控制指标要求) 6.在厚粘性土层中停歇时间过久,再重新施打时易将桩头打坏 1.在砂土层中施打开口管桩,下端桩身有时被挤产生劈裂 2.遇孤石和裸露的岩面仍硬打,易将桩尖击碎 3.接桩质量差,引起接头开裂 4.接头电焊时自然冷却时间不够,焊后立即施打,焊缝遇水脆裂;或接缝间隙填塞钢板太少,锤击时应力集中,引起接头破损 5.管桩制作严重漏浆,或管壁太薄,桩身强度不够或养护制度不当,桩身混凝土变脆 6.打桩时未加桩垫或桩垫太薄 7.桩身预应力值不够,不足以抵抗锤击时的拉应力而产生横向裂缝 8.桩身自由段长细比过大,沉入时遇坚硬土层,易使桩断裂 9.桩在堆放、吊装和搬运过程中已裂缝或断裂,未认真检查或加固就使用 1.勘察资料太粗或有误 2.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或设计要求过严 3.沉桩时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厚度较大的硬夹层 4.选用桩锤太小,或柴油锤破旧,跳动不正常 5.桩尖遇到密实的粉土或粉细砂层时打桩会产生“假凝”现象,但间隔一段时间以后,又可继续打下去 6.桩头被击碎或桩身被打断,无法继续施打 7.布桩密集或打桩顺序不当,使后打的无法达到设计深度,并使先打的桩上升涌起 8.打桩间隔时间过长,摩阻力加大 间不应超过24h 在砂土层中沉桩,桩端应设桩靴,避免采用开口管桩;遇孤石和岩面避免硬打;接桩要保持上,下节桩在同一轴线上,焊接焊缝应饱满,填塞钢板应紧密;焊后自然冷却8~10min始可施打;管桩制作严格控制漏浆、管壁厚度和桩身强度;打桩时要设合适桩垫,厚度不宜小于12cm;桩身制作预应力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沉桩桩身自由段长细比不宜超过40;桩在堆放、吊装和搬运过程中避免碰冲产生裂缝或断裂,沉桩前要认真检查,已严重裂缝或断裂的桩,避免使用 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合理选择持力层或标高,使符合地质实际情况;探明地下降碍物和硬夹层,并清除掉或钻透或爆碎;选用桩锤不能太小,旧柴油锤应检修合格方可使用;桩头被打碎,桩身被打断应停止施打,或处理后再施打;打桩应注意顺序,减少向一侧挤密;打桩应连续进行,不宜间歇时间过长,必须间歇时,不宜超过24h 2.11质量控制

(1)、施工前应检查进入现场的成品桩,接桩用电焊条等产品质量。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的贯入情况、柱顶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桩

10

扬州职大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体垂直度、电焊后的停歇时间。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头作10%的焊缝探伤检查。

(3)、施工结束后应作载荷试验,以检验设计承载力,同时应作桩体质量检验。载荷试验及桩体质量检验数量要求同打(沉)入式混凝土预制桩规范施工。

(4)、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验见表2.2所示。成品桩均在工厂生产,随产品出厂有质量保证资料,一般在现场仅对外形进行检验。

表2.2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主控项目 1 2 3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数值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桩体质量检验 范 桩位偏差 见图集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承载力 范 无蜂窝、露筋、裂成品桩质量:外观 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桩径 mm ±5 管壁厚度 mm ±5 桩尖中心线 mm <2 顶面平整度 mm 10 桩体弯曲 <1/1000l 接桩:焊缝质量 见图集 电焊结束后停歇mm >1.0 时间 mm <10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1/1000l 停锤标准 设计要求 检查项目 mm ±50 检查方法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用钢尺量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直观 1 一般项目 2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见图集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水准仪 3

4 桩顶标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