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浅谈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也有很多类型。

2、森林型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以森林为旅游资源的新兴的旅游形式。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众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8]。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繁多。从80年代开始,以森林公园建设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获得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发展到1276处,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44%,还拥有1亿hm2的森林公园,并已建成了近1100个森林公园[9]。

3、草地型生态旅游

草地型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新兴起的旅游形式。我认为按照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可以划分为草原型生态旅游,稀树草原型生态旅游,灌草丛型生态旅游,荒漠型生态旅游。中国草原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带,横亘于北纬30~50°之间,蜿蜒万里,十分广阔。从行政区来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等12个省区,总面积为35.7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0亿亩。此外,南方各省有草山草坡10亿亩,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有草地2亿亩,其它农区亦有一些面积不大且分散的草地,也可进一步利用。

4.5各类型的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在2.23中已经讲了生态旅游可分为湿地型生态旅游、森林型生态旅游、草地型生态旅游。这三种类型的生态旅游在我国分布的较广,相互之间的界限不怎么明显,很多地方都是兼而有之,这主要是当地自然条件限制,出于发展的目的,而不得不并重,这样使得旅游地的组成要素多元化。 4.5.1 湿地型生态旅游的主要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有八大湿地:即黄河中下游湿地区、长江中下游湿地区、滨海湿地区、

22

东南华南湿地区、云贵高原湿地区、西北干旱湿地区、青藏高寒湿地区。而这其中除青藏高寒湿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开发较晚很少有生态旅游地外,其他7快湿地区都有生态旅游地分布,其中前四块即黄河中下游湿地区、长江中下游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东南华南湿地区都有较多的生态旅游地存在,比较有名气有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黑龙江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

图4—1 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一角

4.5.2 森林型生态旅游的主要分布情况

我国森林型生态旅游地多是与名山相结合,森林与奇山相结合队旅客更有吸引力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张家界森林公园,

23

图4—2 张家界森林公园金鞭溪大峡谷

图4—3 张家界森林公园黄石寨景区图

总的说我国森林型生态旅游地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包括东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森林公园,四川九寨沟 ,另外如山东泰山,江西庐山,安徽黄山等都是较有名的风景游览区,当然这好多地方都带有传统旅游地性质,但现在确实在相生态旅游方面转变。

24

4.5.3草地型生态旅游

草地型生态旅游目前在我国很少,多半都是在内蒙古地区,其他地方多是与其他类型的生态旅游相结合,这一方面我国有待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在草地旅游资源这方面很丰富,开发出的草地生态旅游点不多,规模有待扩大,另外广告宣传也需要进一步做好。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