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山东省赛区(高中组预赛试题)含答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9-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山东省赛区(高中组预赛试题)含答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图甲中①是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时,图甲中的_________(填“①”或“②”)细胞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降低图中细胞②的活性,进而使抗体合成能力下降,其理由是____。 (4)图乙中刺激B点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是:若指针_______,肌肉______,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指针_____ ,肌肉收缩一次,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61.(8分)某学习小组欲利用以下材料用具,通过模拟实验,探究某种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动,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实验用具:高吸水性树脂球(代表某种微生物,吸水膨胀可表示微生物个体长大),清水(相当微生物培养的营养液),l00mL烧杯等 实验步骤:

(1)取多只烧杯,每一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清水。

(2)在第1只烧杯内放一粒树脂球(相当于一个微生物个体),在第2只烧杯内放2粒树脂球(相当于繁殖一次后的微生物个体数量),在第3只烧杯内放4球,依次类推??

①请以时问(繁殖代数)为横坐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为纵坐 标,画出微生物增长的曲线图。并简要分析该增长曲线需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建立模型。种群的起始数量以No表示,t代后的种群数量

以Nt表示,种群数量每一代以一定数量增长,第二代是第一代的λ倍,则t代后种群数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

随着时间的增加,烧杯内的树脂球吸水胀大;某一烧杯容纳的树脂球达到了最大量。 (3)若树脂球的变化是模拟某种细菌的生长繁殖,请分析出现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条件下,某种生物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就某种微生物进行了讨论,甲同学说实验模拟的微生物应是酵母菌,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山东赛区)高中组预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的 粒树脂

第一卷(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5:BBCAB 6---10:ADCBD 11---15:DDDDB 16---20:CAAAD 21---25:DACAC 26—30:DCCBC 31---35:BDDAC 36---40:CBBC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多选、错选得0分) 41.ABD 42.AC 43.ACD 44.ABD 45.BCD 46.BCD 47.BD 48.AC 49.AD 50.AD 51.BCD 52.BD 53.CD 54.ABC 55.ABCD

第二卷(共50分)

评分标准:除特别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56.(8分)(1)生产者 8、9 1、9、11(2)碱性染料 醋酸洋红、甲基绿、龙胆紫(答出一种即可)(3)①②④ (4)生物膜 使酶失活

57.(8分)(1)类囊体膜 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2)水 丙酮酸 做还原剂和提供能量(3)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增多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58.(10分)(1)基因的排列次序和数量发生改变 (2)4 AB、AB+、A+B、A+B+(4分)(3)A+ ABB (4)1/3 (5)遗传咨询 染色体检查(羊水检查或产前诊断) 59.(8分)(1)O→B C→E(2)O→D D(3)AB DE (4)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5)见图。基因标注和图画必须正确才能得分 60.(8分)(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细菌) ②(3)细胞②活性下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造成抗体减少;淋巴因子减少(4)偏转一次 收缩一次 不偏61.(8分)实验步骤:

(2)①如图 水(营养液)充足,烧杯(空间)足够大 ②Nt=N0λt 实验结果:

(3)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消耗营养,长大的个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使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不再增加。(2分)

(4)环境容纳量(环境承载量、K值) (5)食物、空间和天敌(缺一不可)

噬 能降后,生成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