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体格检查(检体诊断)复习重点,练习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诊断学体格检查(检体诊断)复习重点,练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E.直接叩诊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的掌面或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 69.正常成人胸、腹部可叩出下列哪几种声音?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实音 E.过清音

问答题:

70.视诊包括哪些内容?

视诊内容包括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局部视诊,和特殊部位视诊。全身一般状态视诊内容有患者的年龄、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步态、姿势等。局部视诊内容有患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廓、腹形、四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特殊部位的视诊内容有鼓膜、眼底、胃肠粘膜等,但需借助耳镜、眼底镜、内镜等仪器帮助检查。

71.浅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哪些内容?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检查体表浅在病变,如皮肤、关节、软组织、浅表淋巴结、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精索等。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患者的痛苦,也不至于引起肌紧张,因此更适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

72.深部触诊法包括哪些?简述其触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深部触诊法包括

(1)深部滑行触诊法:检查时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双下肢屈曲,尽量使腹肌松弛。医师同时以并拢的二、三、四肢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脏器或包块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该触诊法常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查部位推向右手方向。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物的检查。

(3)深部触诊法:以一二个手指逐渐深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立腹腔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以三四个并拢的手指,取70度~90度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部位,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在冲击时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该触诊法一般只用于大量腹水时肝、脾难以触及者。

73.实施间接叩诊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施间接叩诊法叩诊时应注意:①左手中指第二指应紧帖叩诊部位;②右手中指指端不要叩在指板关节上;③叩击方向应与体表垂直;④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活动为主,避免肘、肩关节参加运动;⑤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每个叩诊部位每次只连续叩击2~3下;⑥叩诊时除注意音响的特点外,还应注意板指下振动感的差异;⑦叩诊的力量轻重应视不同的检查部位,病变组织的性质、范围大小或位置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定。

74.对正常人体叩诊时可出现哪些叩诊音?各出现在什么部位?

正常人体叩诊可出现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四种叩诊音。清音主要出现在肺部;鼓音主要出现与左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浊音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部分;实音主要出现于心或肝、肌肉等区域。

75.听诊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听诊时注意事项包括:①环境要安静温暖、避风;②根据病情嘱患者采取适当体位;③听诊器耳件方向应正确,体件紧帖被检查部位;④注意力要集中,听心音时要摒除呼吸音的干扰,听肺部时也要排除心音的干扰。

76.简述五种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清音见于正常肺部。浊音见于心脏或肝脏被肺覆盖的部分,病理情况下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如肺炎等。实音正常见于心脏、肝脏等实质性脏器,病理情况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及肺实变等。鼓音正常见于左下胸部的胃泡鼓音区及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空洞、气胸、气腹等。过清音主要见于肺气肿。

第二章一般检查

名词解释

1.自主体位 (Active position)1.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2.被动体位 (Passive position)2.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

3.强迫体位 (Compulsive position)3.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

4.辗转体位(Alternative position)4.患者辗转反侧,坐卧不安。

5.强迫停立位 (Forced standing)5. 在步行时心前区疼痛突然发作,患者常被迫立刻站立,并以右手按抚心前部位,待症状稍缓解后,才继续行走。

6.蜘蛛痣(Spider angioma )6. 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7.玫瑰疹 (Roseolas)7. 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因病灶周围血管扩张所致,检查时拉紧附近皮肤或以手指按压可使皮疹消退,松开后又复出现,多出现于胸腹部。

8.角弓反张位 (Opisthotonos position)8. 患者颈及脊背肌肉强直,出现头向后仰,胸腹前凸,背过伸,躯干呈弓形。

9.满月面容 (Moon facies)9.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Cu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患者。

10.二尖瓣面容 (Miteal facies)10.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11.肝掌(Liver palms)11. 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

填空题

12.体温的正常范围是:口温36.3-37.2,肛温36.5-37.7,腋温36.0-37.0,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13.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_质量_的标准,包括_体温 呼吸 脉搏 血压 14.口测法温度较为准确,但不能用于婴幼儿 神志不清_者。

15.临床上将成年人的体型分为三种,即无力型 超力型 正力型。

16.营养状态通常根据皮肤 毛发 皮下脂肪 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17.体内中性脂肪增多,主要表现为体重增加, 当超过标准体重的20% 以上者称为肥胖,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时称为消瘦。

18.一些疾病可表现为特殊的面容,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可见粘液性水肿 面容,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者可见_二尖瓣面容,破伤风患者可见苦笑 面容,Cushing综合征患者可见_满月面容,震颤性麻痹患者可见_面具_面容。

19.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某些疾病的患者常被迫采取某种体位,如急性腹膜炎患者常取强迫仰卧位 ,脊柱疾病者常取强迫俯卧位,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常取强迫侧卧位,心肺功能不全者常取强迫坐位,心绞痛患者常取_强迫停立位,肾绞痛及胆石症患者常取辗转体位,而角弓反张位常见于破伤风患者。

20.双侧髋关节脱位患者常呈蹒跚 步态,而脊髓痨患者常呈共济失调步态。 21.皮肤弹性减弱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 重度脱水_患者。 22.皮肤黏膜下出血,直径小于2mm 时称为瘀点,直径为 3~5mm 者为紫癜,直径大于 5mm以上者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肤显著隆起_称为血肿。

23.正常人表浅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毗邻组织无粘连

24.发现淋巴结肿大时应注意其部位 大小 数目 硬度 压痛 活动度 有无粘连 ,局部皮肤有无红肿 瘢痕 瘘管等。

25.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26.正常成人收缩压为_60~90 mmHg,舒张压为90~140_ mmHg,脉压为30~40_mmHg

选择题 A1型题

27.关于疾病对性征的影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肾上腺皮质肿瘤的患者不会发生女性男性化 B.肝硬变可引起男性乳房女性化(男乳女化)

C.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慢性肾炎女性患者,不可能发生男性化 D.支气管肺癌不引起男性乳房发育 E.肺结核可使男性乳房发育

28.关于口测法测体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测量方法方便、可靠,凡发热患者均可使用 B.正常值为36.3—37.2℃

C.可用于张口呼吸的呼吸困难患者更为方便 D.体温计置舌下l0分钟后读数才准确

E.口测法测体温,正常人在24小时内常波动1℃以上 29.关于肛测法测体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肛测体温比口测法高0.5~0.8℃

B.正常值为3~37.8℃

C.多用于婴幼儿及神志不清者 D.肛测体温比腋测法高1℃

E.肛测法最可靠,所有发热原因待查者最好都用肛测法 30.关于腋测法测体温,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腋测法测体温优点是安全、简便、不易产生交叉感染 B.腋测法为体腔外测量,欠可靠 C.正常值为35~37℃

D.冬季老年危重患者,为避免受凉,体温计可放在腋下隔一层内衣进行测量 E.高热患者,腋下测量体温只需5分钟

31.关于体温测量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 B.肛测法测体温,病人取俯卧位

C.肛测法将体温计头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体温计长度的1/3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

D.腋测法将腋窝汗液擦干,把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放置5分钟后读数

E.腋测法腋窝汗液不必擦干,因汗液对体温无影响 32.关于正常人体温的波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l~2℃ B.早晨体温略低,中午较高,下午又较低 C.运动或进食后体温不受影响 D.老年人体温略低

E.妇女在月经或妊娠中体温略低

33.一般判断成人正常发育的指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头长为身高的l/10 B.胸围等于身高的l/2

C.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略小于身高 D.坐高小于下肢的长度 E.体型应为正力型

34.关于发育与体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判断发育正常与否,体格成长状态是唯一的条件 B.体型是身体各部发育的外观表现 C.甲状腺对体格发育无促进作用 D.性腺分泌对体格发育无影响

E.除正力型以外,超力型、无力型均属病态 35.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 A.皮肤弹性 B.毛发的多少

C.皮下脂肪充实程度 D.肌肉的发育 E.指甲有无光泽

36.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最适宜的部位是: A.前臂的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