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 期末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 期末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国际经济学》作业一

(第1-5讲)

一. 选择:

1、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 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1) D、A (2) C、B (3) A、D (4) B、C

2.假定食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的特定要素分别为土地与资本,两部门共同要素 为劳动力,如果食品价格下降8%,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1) 工资率下降幅度小于8%

(2) 食品部门产量下降、制造业部门产量上升 (3) 资本所有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 (4) 劳动力从食品部门流向制造业部门

3.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 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 (1)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2)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3)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4)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说明:

(1)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

.

(2)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3)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4)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

5、如果—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人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增长模式为: (1)进口替代。

(2)资本密集型商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3)出口扩张 (4)以上三者都不对。

6、以下产品中,哪一种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1)大米 (2)电视机 (3)原油 (4)矿物

7、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

(1) 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2) 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 (3) 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

(4) 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8、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

(1) 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2)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 (3)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

.

(4)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

9、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

(1) 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 (2) 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 (3) 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

(4) 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

有比较优势。

10、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个单位的x产品或1个单位的y产品,而且如果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

(1)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2)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3)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 (4)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11、对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1)要素票赋。 (2)国民收入: (3)技术。 (4)消费偏好 12、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

(1)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方 (2)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或之内 (3)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4)位置不可判定

.

.

1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成功地解释了:

1) 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2) 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3) 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4) 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14、在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中:

1) 如果两国拥有同样的总体资本—劳动比例,它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 2) 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 3) 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

4) 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

15、“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 1)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3) 雷布津斯基定理; 4)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6、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1) 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 2) 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 3) 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 4) 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