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诊学》-刘鳌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医骨诊学》-刘鳌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医骨诊概论 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研究院 2015刘鳌骨诊

何药物、器材,只靠医者的两只手来达到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目的。因而提醒一点:如果你手下无功力,在治疗中就会明显的力不从心。尽管你很明白应该怎么治,很清楚用什么手法,但是由于自己手上没功夫,也是枉然,或者说是无能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必须经常的练习,在实际操作以前,要做基本功的训练,如:“摘星换斗”、“曲腿托山”等。这些基本功锻炼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医者身体适应各种姿势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在这些基础上,要进一步掌握人体骨骼组织结构、排列情况、主要关节的骨骼对应联合的形状等等。

据传说,古代在这方面的医术教学有使用“竹人”的办法。其法为:按一定比例用毛竹修制、粘合成人全身每块骨头的形状,然后涂以桐油数遍晾干,以防变形和虫蛀。使用时,教者先把人整体骨架攒起来。然后,分别从上边一块一块地取下来,教以名称、说明用途、讲清互相连接处应注意的关键所在。学者反复练习,记清熟背之。然后,把整体竹人拆散,装入布袋中。一个人说其“骨块”名,另一人把手伸入布袋中,把所要的“骨块”从中摸出。反复练习的准确无误。然后把布袋中的“骨块”随便任意倒在一大案上。练者蒙住眼睛,手摸“骨块”摆成人体形状。熟练后,“骨块”上面盖布单儿,练者用手隔布单儿把一堆“骨块”摆成人形。随着熟练和准确,上面覆盖的布单儿逐渐加厚,直至较厚的柔软棉被或毛毯。如果仍能在掀开检查时准确无误,可视为“竹人”练习已过关。

所以,这就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医生要下一定的功夫,从各方面进行学习,并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在手法学习中,只观其“形”、不悟其“神”,终不可得其真谛。要在看懂、学会手法的操作实施程序的基础上,在初期接触患者、自己亲自动手施治时,每次动手必然有新的理解、新的体会。只要用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必然会“悟”出一些新的内涵、新的心得。也就是把老师教的、教材上讲的、书上看来的,变成自己的东西,更升华一个层次,更上一步台阶,形成一些新理念,更高层次的精华,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这些心得的积累,就是走上经验丰富、技术娴熟道路的铺路石。手法中既有固定的手法,又有一些特殊的手法(也可以说是绝招),每个人的实用又不尽相同,主要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好敏捷地达到治疗目的。如果手法得当,可以让病人舒舒服服地就把病治好了,立即恢复正常功能活动。

这些不通过刻苦的学习,不通过别人的指导、言传身教,是掌握不了的。否则,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只用其形、不得其神,虽有花架子、没有真功夫,粗心大意,为了当和尚无奈撞钟而已。这样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对自己等待的终为败局,顶多也是应酬一番,终不会有什么成就。

在骨诊治疗中,完全靠手感的准确和手力的功底,以及手法与病情的对症程度,所以在治疗中手法是决定因素。治疗中病人的舒服和痛苦,病情好转的快慢,疗程的长短,全靠医者之手。

有些常见病,例如:腰椎间盘脱出症,在治疗中既需用常规手法,有时由于病情急或严重程度不同,也需要施用一招两式的特殊手法。

有些虽属常见病,但是由于病情不同,在治疗中,医者一人尚且无能为力,必须在助手的协同配合下,方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和效果。尽管是同等病情病状,在治疗中往往也因为病人的身体胖瘦、年龄的老少、男女性别差异等等情况,治疗手法也要因人而异,更何况特殊病例,手法更应该相对的适应。

15

中医骨诊概论 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研究院 2015刘鳌骨诊

按骨诊学所确立的脊柱中心点,是胸椎的9与10中间,但在实施手法治疗时,我们应该把中心点确定在胸6椎,也就是控制心脏的位置。因为按中医理论,它是君主之官,所以以它为中心。在具体治疗时,由近而远操作之,这样病人的感觉和其治疗效果会更好些。 综上所述,在治疗手法与适应症以及特殊手法的应用方面,很难用文字充分表述明白。大家只要明白手法医学的精髓“在意不在形”就有提高的基础了。

五、骨诊与按摩、正骨及美式按脊疗法(美国脊骨神经医学)的区别

(一)骨诊与按摩的区别

1、从治疗原则上:按摩以治为主,外科为主。骨诊以诊为主,内、外科兼治。 2、在治疗位置上:按摩以软组织为主。骨诊以骨骼为主。

3、从手法方面讲:按摩以慢、柔、稳克病。骨诊是以准、猛、快克病。

4、在治疗程序上:按摩按病人要求治疗的位置进行治疗。骨诊按医生查出的病灶进行治疗。

5、从效益上讲:按摩以时间求疗效。骨诊以准求疗效,其准包括治疗位置准和治疗手法的方向、力度准。

6、在患者感觉方面:每进行一次按摩治疗,病人都应该感觉很舒服。骨诊治疗就不一定舒服,当时或24小时内,有的病人会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

(二)骨诊与正骨的区别

窃以为:正骨与正脊流派数以百计,但万变不离其宗,将偏位或旋转的骨块恢复到正常位置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目标,故而手法没有高下之分,而在于功力的深浅与独门绝技的多寡也。也就是说,很多骨诊的治疗手法也许还没有其他门派的简洁、实用,但骨诊的优势在于对疾患的诊断:一般情况下是有漏无误!而这在众多正骨和正脊流派中不能不说是独树一帜。

(三)骨诊与美式按脊疗法的区别

1、从历史渊源和现状来讲:美式按脊疗法的历史也就100多年,而骨诊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但是前者的从业人数数以万计,而后者作为中医绝学,一般人是不可能了解的。所以前者发展迅速,后者举步维艰,令人叹息不已!

2、从治疗的部位来讲:美式按脊疗法以脊柱为主,几乎不涉及其它部位,而骨诊对全身骨骼了如指掌,除了脊柱外对全身其它的骨骼变形也均有相应的手法予以科学治疗。

16

中医骨诊概论 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研究院 2015刘鳌骨诊

3、从诊断的方式来讲:美式按脊疗法以病人口述为主,结合X光片予以医治,而骨诊以医生诊断为主,几乎不听病人口述,拍X光片只是为了医患交流和查询禁忌症所用。

六、骨诊的不足

骨诊由于是一种溯源思路的医疗方法,而且流传民间,靠的是身传口授流传至今,会有不少的失落和变异,或者叫做失传和发展。在一些稀微病候的诊治方面,尤其在治疗手法中的一些快招、绝招难免有所失传,有待于有志于此路的各位同仁,今后的进一步搜集、整理、聚集精华,提高骨诊治疗的现有水平。

骨诊既然是一种诊治方法,当然就有它本身的不足和缺陷,以及尚未涉足的领域或不适应症。有待于有志于此者,今后在这些领域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扩大和深入骨诊治疗病症的范围及效果。

吾以亲身感悟认为骨诊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1、骨诊治疗后难以持久。这就好比汽车,出故障了、坏了,经过修理后能够正常使用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还会出现相同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新问题,修理工作在所难免。而且无论多么高级的汽车,都要定期保养,这样才能在使用中状况良好并且能保证合理的使用寿命。那些不能合理使用和定期保养的汽车后果如何,就不用说了吧!人体难道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所以无论生病与否,都要定期进行脊椎的矫正和锻炼。在这一点上,美国脊骨神经医学的“按脊疗法”倒是有同样的理论。至于矫正的时间间隔,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骨诊治疗中对医者伤害较大。窃以为所谓的“医不治自病”就是对于手法医学而言的。名震京城的“双桥老太太”罗有明,在年老时由于医治病人过多,手指已经变形,靠一根小棍给患者治病,令人感佩!刘鳌先生在年近七旬时由于长时间的医治病人,右手抖动比较厉害,可惜还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令人心酸。

3、骨诊的禁忌症太多。其实很多的骨诊禁忌症并非不可医治,只是由于患者对于骨诊的了解太浅薄,医生为了自身信誉,不敢轻易动手才造成目前局面。比如8岁以下的幼儿不宜治疗,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活泼好动,难以保持,故而疗效不佳。又如骨桥,只是治疗比较困难、风险大,医者就轻易不敢冒险施治。如果有一天骨诊的待遇像西医的手术疗法那样的话,我想所谓的禁忌症会少很多的。

七、骨诊在医学中的地位以及深远的意义

看完上面论述,相信博友已能基本了解骨诊的特点和精髓所在了,能否有更深的体会,就要看各位的悟性了。至于骨诊在医学中的地位如何,董安立博士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脊椎在人体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脊骨神经医学在医学中就占什么样的地位!\那么骨诊呢?呵呵。

至于骨诊之于医学的意义,鄙人就不愿多讲了,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感悟。我只所以不愿多谈,实在是不愿得罪既得利益集团,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这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愿这么好的医疗技术不要深埋民间,能早日公开行医,造福苍生,于愿足矣!我曾经不

17

中医骨诊概论 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研究院 2015刘鳌骨诊

止一次的反思,自己的精神是否正常?在我还没有被精神病之前,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骨诊可以申报“诺贝尔医学奖”,虽然对于诺贝尔奖我并不怎么感冒。

“学不专怎能行医,术不精何以救人?”以上这些知识可以提醒广大博友更加关注脊椎健康,也应该知道如何去科学医治。但切不可随便给人治疗,非法行医尚在其次,弄不好会遗憾终生的!切记!

《难经·六十一难》言:“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在何脏腑也。”吾不惧才疏学浅,妄加一言以做此文之结尾,有狗尾续貂之嫌,望大家勿以此为笑谈也!

“摸而知之者,摸其骨骼形态,感其变化,以知何处有恙,疾患何如也!”

备注:文中有关骨诊的所有知识(宋体字部分)均出自刘鳌先生所著《医案随笔——骨诊专辑》,其中部分文字因行文需要,略有改动,然精髓不变也。可惜此书目前尚未公开面世发行,有缘之博友可从此文中先行了解一二,亦可与目前世上假借刘鳌之名所出之音、视、文作品予以斧正,以正视听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