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10份合集)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地理试卷10份合集)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读右图,完成以下两题。

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

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

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读“某地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e

b

A.a、b、c、d B.b、c、h、e C.d、e、f、g D.e、f、g、h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以下两题。

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上的“Plosky Tolbachik”火山爆里高,并散布到了太平洋的上空。回答以下两题。

5.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是软流层

6.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读“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回答以下两题。

7.银川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D.岩石圈的上部叙述,正确的是( )

B.岩石圈属于上发,火山灰云有10公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8.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9.下列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10.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海岸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部海域 右图是某旅行者拍摄的风景照片,读图,完成下题。 11.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 )

A.花岗岩地貌景观 B.黄土地貌景观

C.火山地貌景观 D.喀斯特地貌景观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2.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乙甲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丙甲丁

D.丁甲丙乙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14.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有( )

①改变气候类型

②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交换 ④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征 C.①④

D.③④

③向大气释放废热 A.①②

B.①③

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 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5.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16.图中各点,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

的是( )

A.A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下图)。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B.B

C.C

D.D

17.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18.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下列关于气温升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 B.加剧北方地区的干旱程度

C.对农作物的产量、品种及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D.扩大某些疾病的传播范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0.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21.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预警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前及时回港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 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永兴岛是西沙、 南沙、东沙、中沙四个群岛的军事、政治中心,是 海南岛

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 永兴岛

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南海

22.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南海诸岛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23.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海水淡化

②节约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右图为不同国家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24.有关甲乙丙丁对应国家正确的是( )

A.甲——芬兰 B.乙——日本 C.丙——印度 D.丁——德国 25.造成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死亡率过高 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6.图中丁国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总数少、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C.少年儿童比重大,失业率高 D.人口数量多、就业压力大 右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列两题。

27.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28.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29.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家,虽然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自然灾害少 C.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30.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