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20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年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5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时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练习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 D. 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

解析 A项,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B项,K+、Ca2+、S2-、Cl-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如S2-、Cl-具有还原性,而K+、Ca2+具有氧化性,错误;C项,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微粒半径越小,则半径:S2->Cl->K+>Ca2+,错误;D项,Cl与Cl属于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化学性质相同,原子得电子能力相同,正确。 答案 D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

B.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C.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相同

D.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2-和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2->Y2+

解析 A项,非金属性的强弱,应根据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较,

2019年

不能根据氢化物的酸性进行比较,HF的酸性比HCl弱,但非金属性F大于Cl,正确;B项,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镍、铂等),大多属于过渡元素,正确;C项,短周期元素正化合价数值和其族序数不一定相同,如C有+2、+4价,错误;D项,微粒X2-与Y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Y>X,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X2->Y2+,正确。 答案 C

3.(2016·长沙检测)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解析 A项,原子半径As>P>Cl;B项,非金属性Cl>Br>As,所以热稳定性HCl>HBr>AsH3;D项,非金属性S>P>As,故酸性H2SO4>H3PO4>H3AsO4。 答案 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氮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砷原子强 B.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D.Si、S、Cl的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 解析 N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氮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砷原子强,A正确;族序数等于其周期序数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第一周期第ⅠA族的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不正确;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一般既具有金属性,还具有非金属性。过渡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3~12列的元素,C不正确;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D不正确。 答案 A

5.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

2019年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获得电子的能力就越强,因此单质氧化性就越强。故可以通过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A正确。S单质,Cl2都是分子晶体,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这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形成氢化物就越容易,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可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C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因此可以通过比较硫、氯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D正确。 答案 B

6.(2017·长春期末)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A B C D 实验操作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目的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 解析 A项,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正确;B项,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但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错误;C项,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根据pH可判断出Na2CO3与Na2SO4水解程度的大小,即判断出酸性H2CO3

2019年

7.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价

C.根据F、Cl、Br、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推出HF、HCl、HBr、HI的酸性依次减弱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可推出原子序数:R>M

解析 碳酸的酸性比HClO的强,A正确;卤族元素中F没有正化合价,B错误;HF、HCl、HBr、HI水溶液酸性逐渐增强,用非金属性判断溶液酸性强弱的依据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而不是氢化物的酸性,C错误;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M位于R的下一周期,故原子序数M>R,D错误。 答案 A

8.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B.元素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元素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D.Y、W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Z的氢氧化物

解析 由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可知,Z为铝元素,由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Y的原子半径比X大,结合X与W同主族可知Y为第三周期元素且在Z(Al)之前,再结合X、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可知,X、Y、Z、W的元素分别为O、Na、Al、S,所以原子半径:r(Y)>r(Z)>r(W),A错,氧和钠可形成Na2O2和Na2O两种化合物,故B错;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故热稳定性H2O>H2S,C错误;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强酸H2SO4和强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