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柯九思:墨竹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传世作品:《清閟阁墨竹图》《晚香高洁图》。

<2>王冕:塑造繁花满枝的梅树形象:《墨梅图》:劲健而充满生命力的枝条和水墨点出的繁花,极富生意,借梅花抒发其志趣。

25.郭熙《林泉高致》

北宋前期山水画极其注意观察自然,师法造化。 (1)郭熙:

对山川自然有敏锐的感受,描绘出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态. 早年风格细致秀美,晚年落笔益壮,技巧熟练,构思敏捷. 重视意境:《早春图》。

(2)其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

<1>全书分为: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 <2>开篇:

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满足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强调对真山水的观察体验,描绘“可游可居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

<3>画论中还论及如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笔墨技巧,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26.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

清代画家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以石涛的为代表。 (1)全书分十八章:

前四章:围绕“一画论”就画法原理发挥见解,高屋建瓴,多有精义。 第五到八章:就山水形象,意境,笔墨,格调,书画关系等,展开讨论。 第十八章:明确提出了革新创造的绘画思想。

统观全书,先讲原理,次述运腕,最终引申出理论主张,构成了完整有机的山水画理论体系。 (2)把对画理画法的认识提高到宇宙观的高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具有充分的逻辑力量。 (3)理论核心是“一画”:

被视为世界万物包括绘画的根本原理和法则。

“一画”观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中:主观与客观,法则与自由,继承与创新,多样与统一的关系.

抨击了食古不化的时弊,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当代”“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乎我”的创造性见解。 (4)《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反对拟古,重视发挥画家的个性并提倡自由创作的强烈主张,对18世纪以来的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7.宋代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宋代山水画继五代之后发展得更为成熟 1)北方山水画派:

<1>李成:

水墨生动,以画寒林平远著称.

善用淡墨表现丰富的层次和虚空虚旷的空间,以活脱的笔致画出寒林的情态. 所画山水画在北宋被誉为“古今第一”:传世作品:《读碑窠石图》《寒林平远图》。 <2>范宽:

《溪山行旅图》

深入自然山川,观察不同自然气候下山水的形态变化,创造了不同的壮美景色,又擅雪景。

13

所画崇山峻岭,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 山麓画以重生的密林,成功刻画出北方关陕地区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谿山行旅图》:真实的画出北方山川的壮美。 宋人评两人是“一文一武”:

认为“李成之画,近视如千里远”“范宽之笔,远望不如坐外”. 都在忠实自然的基础上,为山水画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南方的董源:巨然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 巨然:《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

(2)米氏云山: <1>米芾:

诗文书画以不蹈前人为标榜.

根据对江南山水的亲身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信笔作画不求工细。《画继·轩冕才贤》 <2>米仁友:

画山水亦“点滴烟云,草草而成”,自题为“墨戏”。

以落茄表现江南烟雨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真,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潇湘奇观图》。

米氏父子运用简笔淡墨,表现烟云溟濛的意趣,这一新画风不仅在笔墨技巧上有所贡献,也开创了文人画的新局面。 (3)小景山水:以引人入胜的幽情美趣,水边沙岸,柳溪野趣,富有诗意的小景见长,多为卷册小幅。 <1>惠崇:《沙汀烟树图》。

<2>赵令穰:清丽自然,令人起江湖之思,传世作品:《湖庄清夏图》。 (4)青绿山水:画风趋向细腻典雅,造境图形也务求真实严谨。

<1>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大青绿着色,染天染水,富丽细腻,代表了青绿一体的精密不苟,严格遵依的画风。 <2>赵伯驹:青绿山水画更趋秀雅,绘画融入文人的审美情趣:《江山秋色图》。

(5)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

<1>李唐:山水画: 《烟寺松风》《采薇图》《万壑松风图》

严谨质朴,气象雄伟,造型及笔墨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新画新风。 《万壑松风图》:采用中景,更注意景物的剪裁,把观者引入清幽静谧的境界。 《清溪渔隐图》:

“渔樵隐逸所常适也”是当时山水画中常表现的情趣。 以截景的章法,恣肆的大斧劈皴画出坡石.

浓淡水墨染出远近空间和林荫光影,具有鲜明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2>刘松年:

山水典雅,擅画西湖风景,贵族庭园及文人雅士的生活. 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

《四景山上图》:景色布置洗练而有情致,表现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3>马远:

以雄健的大斧皴画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

尤善于在章法上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

这种“边角之景”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踏歌图》:大幅山水的代表作,高山与近景用云气隔开以拉大空间,老农形象朴实生动具有幽默感,带有风俗画的因素.

《梅石溪凫图》《寒江独钓》《水图》。

14

<4>夏圭:

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山上十二段》。 画山:劈染兼用,水墨交融,淋漓尽致,表现了他的水墨特色。

马,夏山水大胆剪裁,突破全景式构图而画边角之景,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 是在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 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 28.清初正统画派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清初六家:“清初四王”吴恽)

“四王”包括两代人:

第一代是王时敏与王鉴.

第二代是王原祁与王翚。“四王“一派画家:

<1>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十分看重笔墨,大多以古人丘壑搬前挪后. <2>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士气”与“书卷气”.

<3>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审美情趣的表达更趋于精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确定了正统地位。分为两种:

(1)王时敏祖孙更重笔墨风格:

<1>王时敏:形成苍润古澹,松灵秀雅的风貌:《云山图》。 <2>王原祁:

笔墨意味更醇厚,传达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气韵.

笔墨更趋苍劲变化,具有独特的生拙浑穆淳朴的趣味:《山中早春图》《辋川图》。 王原祁的追随者众多,形成以他为旗帜的娄东派。 (2)王原祁与王翚也从临摹入手,路子较宽,不忽视丘壑形象的创造: <1>王鉴:笔法遒美,墨韵润泽,气格清苍,沉雄古逸的体貌:《夏山图》。 <2>王翚:

注重观察自然,将笔墨的精能与丘壑的真实生动融为一体,达到重开古人之生面的效果:《溪山红树图》。 王翚追随者很多,形成了以他为依归的虞山派。 (3)吴历:

注重师法自然,作品丘壑生动多姿. 笔墨苍浑凝练.用笔沉着谨严.

善用重墨,积墨,风格醇厚深秀:《横山晴蔼图》《湖天春色图》。 (4)恽寿平:

山水画:空灵清旷. 花卉:

创没骨画法,讲究以写生为基础,以极似求不似.

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锦石秋花图》。 从学者甚多,形成“常州派”,被清人视为花鸟画的“写生正派”。

29.清中后期山水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嘉道年间的镇江画坛,力求摆脱摹古困境,标新立异。山水画: <1>创作以“师法造化,自以为法”为宗旨,

<2>形成“落笔浓重”的作品风貌,画史谓之“京江画派”或“丹徒派”:

(1)张崟(读音:[yín]):以本邑之景为题材,用笔苍厚沉郁而有古逸之气,结构严谨工雅而有气度,设色以浅绛为主,带有装饰性。又以画松著称,时人谓之“张松”。 (2)顾庆鹤:

以江南实景入画,落笔浓重.

常以柳树为写生对象,有“顾柳”之称。

15

从学者甚多,形成“气象雄伟,落笔浓重”的画派面貌。

30.清中后期人物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清中后期人物画界,新兴的人物仕女画:

<1>反映出时代的特殊和艺术趣味,按照当时理想美的模式加以塑造,有病态之美,情趣冷淡伤感. <2>注重内在情蕴,笔墨细秀纤丽,用色浅淡明快.

<3>作品意境重雅,追求诗的情致和境界,仕女画家中当推改琦,费丹旭,并称“改费”。 (1)改琦:

仕女形象纤弱,运笔轻柔,设色清雅.

作品讲求含蓄内蕴,刻画人物心理状态和经营景物气氛方面颇具匠心。 创造了清后期仕女画的典型风格:《红楼梦图咏》。 (2)费丹旭:

仕女形象秀美颀长,体态婀娜,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趣味. 用线流畅,设色雅致,又长于写真.

能够以形写神,融色墨为一,自成风貌:《果园感旧图》。 (3)改,费的从学者甚多,时人谓之“改派”“费派”。 31.“岭南”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岭南画派:

<1>注重写生. <2>吸收外来技法. <3>强调表现时代精神. <4>树立起改革国画的旗帜。 (1)居氏兄弟:居巢和居廉(“二居”):

<1>强调作画以自然为师,设色妍丽,笔致工整,寄妙趣于笔墨之外。 <2>善于用粉和用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 (2)“二高一陈”:

<1>高剑父:萌发了改革中国画的想法,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技法:《鹰》,并致力于艺术教学。 <2>高奇峰:画风奇崛,雄健有力。

<3>陈树人:注重写生,画面清新而富有诗意:《杨柳舞春风》。

<3>何香凝:保持浓厚的日本画风格,以松,竹,梅为题材,抒写胸中积愤,画风苍劲有力。

32.唐代人物画代表艺术家及其艺术特征

(1)人物画: <1>阎立本:

宫廷画家,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历史事件: 《步辇图》:

描绘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

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设色,重视面部特征的刻画,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历代帝王图》: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揭示出不同帝王的心态,气质和特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已演为故事“以旌德业”。 <2>吴道子:

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