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2诗两首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20年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2诗两首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讲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少女一边干农活一边思念心上人,而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

9.诗中多处用到“静静地”这个词,请从描写人物性格和表现人物心情两个方面品析这个词的好处。

(1)描写人物性格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心情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现了少女的娴静文雅。(2)以静写动,突出其内心之不平静。 10.诗中描述这位姑娘做了哪些事?这样罗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打水、做饭、喂猪、赶鸡等。表明她时时刻刻都在思念那个少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注】①此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②亦作“凝凝的”。

11.诗中的“雪花”象征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雪花象征诗人自己。全诗借一朵雪花的言语、行动,写出它认清方向寻觅中的专注,认清目标飘落时的快乐,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着追求的精神。

12.“飞飏,飞飏,飞飏”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复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在节奏上更有韵律感。同时在内容上强调了诗人对追求理想这一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13.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

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14.“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有人认为这节诗是本诗最精妙的地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示例: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蛐蛐的歌儿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一句将蝈蝈与蛐蛐连成一体,更表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

15.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来歌颂生命。为什么只勾勒夏、冬两幅小景,描绘盛夏的“蝈蝈的乐音”和冬天的“蛐蛐的歌儿”,而不去写最富生命力的春、秋两季呢?

【答案】蝈蝈的乐音是在春天的繁荣之后奏响的,“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的时候,蝈蝈就在树篱上尽情地欢唱。而蛐蛐是在冬夜,“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时,它在炉边弹起了愉快的歌儿,它唤醒了人们对春的沉睡的记忆,当冬天来临时,新的春天也会接踵而至的,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所以,诗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由衷地赞叹了大地的生命力。

四、语言运用

16.某中学将举办诗歌朗诵会,请根据对下面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词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每段不超过50字)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戴望舒《雨巷》

衔接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答案】(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异国康桥,随诗人戴望舒去感受小巷深深、丝雨霏霏的江南情调吧!

(2)“康桥”“雨巷”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而祖国万里江山无限的风光更是激励着伟人毛泽东歌咏祖国雄姿伟貌,矢志主宰沉浮!

17.任选一句进行扩展。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1)黄昏,我在海边 (2)戴望舒在雨巷 (3)徐志摩告别康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昏,夕阳如血,我站在海边,惊涛骇浪拍击着脚底的岩石,像孩子的呜咽,像夜里的狼嚎,像台风夜里的呼啸,可是,这些声音都不能掩盖我心底如海浪般的悲伤。(运用了比喻及排比)

(2)戴望舒,穿着一袭深色长袍,如一颗挺拔的树。他望着小巷深处,眼神似乎直直望向了天边,望向了小巷另一边如丁香花般的女孩。(运用了比喻、夸张及比拟)

(3)徐志摩,挥一挥衣袖,衣袖中掉落下了一片云彩,那是他美好而浪漫的青春;再挥一挥衣袖,回头看看这青葱岁月,告别康桥。(运用了比喻、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