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筛选法(美国加州大学)

步骤:预定若干课程目标,涉及课程的各个方面;

书面征求有关方面人员的意见; 汇总;

依次选出若干最重要的课程目标;

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参照法

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国情和教育状况,确定符合本国情况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1、结构: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2、理解和执行 (二)教材

1、教材的编排 2、教材的作用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做为课程组织的基础

有两种理论:在官能心理学基础上的形式教育论;(训练人的各种官能) 在实质教育基础上的课程论(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 优点:强调每一门学科的逻辑组织 缺点:较少考虑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2、活动课程(或称儿童活动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设计课程、随机课程)

此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在于脱离开书本而亲身体验生活的现实,以获得直接经验。

背景是“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33

优点: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

缺点: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3、二者区别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从目的上讲,传统知识经验与获得性经验

从编排方式,知识的系统性与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从教学方式,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自主的实践 在评价方面,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

(二)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坚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认为应把所有的知识视为一体,采用综合课程的形式教授。

优点:可发挥学习着的迁移能力;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 缺点:忽视每门学科自身逻辑结构 面临的困难:教材的编写;师资问题

解决对策:协同教学方式;开设综合课程专业 2、核心课程,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

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于活动为中心;形式上,由近及远,有内及外,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要求以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

优点:统一性;实用性;适用性;积极参与;认识改造社会

缺点:范围无规定,内容凌乱,学习单元支离破碎,文化遗产不能完全体现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自上而下有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特征: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

缺点:与地方教育需求脱节;与学校条件脱节;与学校教师脱节;与学科发展脱节

2、校本课程:由学生所在的学校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优点:更具特色,经常修订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兴趣;提高社会满意度 缺点:不平衡性加剧;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理论与技能;教育资源需要提高;影响质量和连续性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本质区别

34

显示课程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隐性课程则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课程主体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2、隐性课程表现形式: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

3、二者关系:①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对课程的实施者和学习者来说都是有意识的;隐性课程对于某一个或几个课程主体来说总是内隐的、无意识的。②前者的实施总是伴随着后者,后者的也总是蕴藏在前者的实施与评价过程之中。③隐性课程可以转化为显性课程。

四、课程实施

指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教师应参与。

五、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业的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与测量

学业评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手段,定量分析。使用与某些学业的评价 而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基础,同等重要。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式性评价

1、终结性评价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注重总体评价。

目的:表明课程的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对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做出判断,关系到名次与荣誉。

2、形成性评价,指贯穿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整个过程的评价。 注重细节分析。

目的:寻找原因,发现问题,使课程更趋于合理,学生学习空难,完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

(四)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传统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新潮课程评价观)

35

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传统评价观)

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就是采用标准参照测试测量学生学业,从而决定目标实现的程度。

弊端:课程实施以后才开始评价;注重普遍性,忽视非典型性;局限可以测量的目标,忽视难以测量的重要目标;采用某些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测量方法;消耗太多的时间和资源。

2、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

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缺陷:以主观印象为主,客观性不够;难以归纳评价结果,难以把评价结果推广运用到其他环境中去;几乎不考虑采用量化方法;强调环境中非典型和非寻常的情况;评价对象不突出。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较之科技、文化变革更直接

制约表现:

1、课程变革目标的厘定

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对课程目标进行政治选择和规定。 最为明显得是政治运动对变革的影响 2、课程内容的选择

也是一个政治影响与控制的过程,渗透着统治阶级得意是形态 3、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

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新要求、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力有的品质,而

这些品质无意需要教育的培养

2、经济的地区性差异制约者课程变革 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

a、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从前,倾向于意识形态。近年来,由于市场经

济的发展,更注重经济价值 b、课程目标综合性:市场经济导致了就业的多样性与流动性。狭窄的知

识面妨碍了就业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