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城市电力隧道工程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槐荫路道路建设工程项目- 220KV电力通道工程,起点位于迎晖路南侧,接已建九寨沟路电力隧道T口,止于塔山路西侧,接新建220kV电缆终端场与新建110kV电缆终端杆,电力隧道位于规划槐荫路规中东15m(槐荫路拓宽段电力隧道位置详见图1-1工程平面布置图),2.5m*3m主隧道,长1350.285米;1.4m*1.4m小方涵长14m;3*3孔200排管长36.8m。

图1-1 工程平面布置图

1.1 区域现状及规划

本项目位于成都市东部成华区迎晖片区,南起现状迎晖路,北接现状塔山路,大部分线南北走向,与多条规划道路相交。项目场地地形起伏较大,主要因弃土堆填所致。现有220KV及110KV高压线占用槐荫路(多宝寺南路)道路走廊,此段高压线需在电力隧道建成后入地,为市政规划道路提供用地。

1.2 自然条件

1.2.1 地形、地貌及交通条件

场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街道迎晖片区内。目前场地主要为旧路、拆迁场地、

建筑垃圾弃土场,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其中电力隧道部分钻孔孔口标高为497.09~521.62m,最大高差23.55m;其中电力排管部分钻孔孔口标高为511.21~515.50m,最大高差4.29m。地貌单元属于岷江水系Ⅲ级阶地。 1.2.2 气象特征

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冰雪。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4)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 5)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6)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1.3 工程地质条件

1.3.1 区域地质概况

成都地区大地构造体系的西部为华夏系龙门山构造带;东部为新华夏系龙泉山构造带;处于两构造单元间的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至名山、西抵龙门山脉、东达龙泉山,惯称成都坳陷。成都地区所处地壳为一稳定核块,区域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微弱,历史上未发生过强烈地震,地壳稳定。 1.3.2 地层结构

本次勘察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层(Q4ml)和上~中更新统冰水沉积层(Q1+2fgl)及下伏白垩系灌口组泥岩(K2g)。现对各地层特征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Q4ml):灰褐色,黑褐色,松散,稍湿~湿。以粘性土为主,含有大量碎石、砖块等建筑垃圾。该层在场地普遍分布,层厚1.00~9.80m。

②粘土(Q1+2fgl):灰褐、灰黄、褐黄色,可塑~硬塑,稍湿,含氧化铁、铁锰质,裂隙发育,隙间充填灰白~灰绿色薄膜状软塑高岭土,局部地段含少量钙质结核,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厚度为0.50~11.40m。

③含卵石粘土(Q1+2fgl):灰褐、灰黄、褐黄色或紫红色,可塑~硬塑,稍湿,

含氧化铁、铁锰质,裂隙发育,隙间充填灰白~灰绿色薄膜状软塑高岭土,局部地段含少量钙质结核,含有10%~30%大小不等的圆砾或卵石,该层在场地内普遍分布。

④泥岩(K2g):棕红、紫红色,泥质胶结,局部含粉砂岩夹层。

④-1强风化泥岩(K2g):棕红、紫红色,呈土状,局部夹短柱状。岩体结构已大部分破坏,部分结构基本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隙间充填褐色铁锰质薄膜,冲击钻进较容易。

1.4 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位于成都东郊的宽缓浅丘坡地,场地主要为旧路、拆迁场地、建筑垃圾弃土场。根据地层结构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中,受生活用水和大气降水的补给,以地面蒸发形式排泄,受季节影响明显,涌水量不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区内构造作用微弱,构造裂隙不发育,岩层水平,岩性多为泥岩,风化带内风化裂隙虽较发育,但裂隙短小,连通性差,因此其含水量贫乏。勘察期间未能在钻孔中测到场地内地下水稳定水位。

1.5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物情况

场地地势起伏较大,场区地层以水平状为主,无不良地质作用,无埋藏的河、湖、沟、坑和坟场。

1.6 岩土工程评价

1.6.1 施工场地的稳定性

施工场地地形平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近期无活动断裂通过,无影响拟建道路安全使用和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为稳定场地。 1.6.2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根据勘察钻探,结合土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对地基承载力的评价方法,并结合成都地区的工程建设经验,场地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见表1.6.2.1。

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 表1.6.2.1

土 层 名 称 重 度γ(kN/m) 3压缩模量ES (MPa) 粘聚力C 内摩擦角φ (kPa) (°) 承载力 基本容许值[fa0] (kPa)

粘土② 含卵石粘土③ 强风化泥岩④-1 20.1 21.0 22.3 8.0 10.0 / 30.0 30.0 / 16.0 20.0 25.0 180 220 300 注: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6.3 地层工程特性评价

⑴场地内的杂填土层①,主要为回填建筑垃圾,结构松散,压实性差,承载力低,不宜选作电力通道基础持力层;

⑵场地内的粘土层②,容许承载力较高、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可选做的电力通道基础持力层。围岩级别为Ⅴ级。

⑶场地内的含卵石粘土③,容许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广,厚度较大,可选做的电力通道基础持力层。围岩级别为Ⅴ级。

⑷场地内的强风化泥岩④-1,容许承载力较高、分布较广,是良好的电力通道基础持力层。围岩级别为Ⅴ级。

2 编制依据及编制说明

2.1 编制依据

1、暗挖隧道施工图纸、地质勘测报告、基坑设计图等 2、招标、投标文件

3、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招标要求 4、现行各种施工技术规范 《国标GB/T19000标准》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