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科大考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控制工程基础》习题集科大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0.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10(S?3)(S?5),则该系统为( ):

(2S?3)(S?2)(3S?5)A.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10; B. “Ⅰ”型系统,开环增益为10; C. “Ⅰ”型系统,开环增益为5; D. “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5。 41. 温度检测元件有

A. “铂铑-铂”热电偶 B. 热电阻

C. 玻璃水银温度计 D. 辐射式测温计

42. 某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输出具有非周期特性,则该系统可能是 A. 一阶系统 B. 阻尼比ξ=1的二阶系统 C. 阻尼比ξ>1的二阶系统 D. 阻尼比ξ=0的二阶系统 43. 系统的频率特性这一数学模型取决于 A. 输入量的大小 B. 扰动量

C. 系统内部的固有参数 D. 系统内部的结构 44. 下列稳定的系统是 A. 开环传递函数为

K

S(TS?1)的系统

B. 相位裕量γ>0的系统 C. 开环传递函数为

K(aS?1) (a

S2(bS?1)K(aS?1) (a>b)的系统 2S(bS?1)D. 开环传递函数为

45. 对于开环传递函数为

K的系统,减少开环增益 K将使系统的

S(S?1)(2S?1)A. 开环相频特性曲线下移 B. 开环幅频特性曲线下移

C. 幅值穿越频率ωC变小,系统的快速性变差 D. 相位裕量γ增大,稳定性变好

46. 线位移检测元件有 〔 〕

A. 差动变压器 B. 热电阻 C. 热电偶 D. 感应同步器

47. 线性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 〕 A. 相位可能相等 B. 频率相等 C. 幅值可能相等 D. 频率不相等

48. 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 〔 〕 A. 系统内部的结构 B. 扰动量

C. 系统内部的固有参数 D. 输入量的大小

49. 某开环系统增加如下的某一环节后,致使系统的稳定性变差的是

第 13 页 共 34 页

〔 〕

A. 积分环节 B. 惯性环节 C. 比例微分 D. 振荡环节

50. 增加系统的开环增益 K将使系统的 〔 〕 A. 开环相频特性曲线不变 B. 开环幅频特性曲线上移

C. 幅值穿越频率ωC变大,系统的快速性变好 D. 相位裕量γ增大,稳定性变好

第三部分:简答题

1.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指标的主要要求是什么?而MP、N反映了系统的什么,TS反映了系统的什么,eSS又反映了系统的什么;

2.试说明串联校正的优点与不足。 3.试分析 PID调节器性能。

4. 在位置随动系统中,采用转速负反馈校正,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有何影响?

5.叙述系统开环增益K的大小、积分环节个数v的多少与系统稳定性和稳态性能的关系; 6.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从系统特征根的分布来分析) 7. 简述奈氏稳定判据内容;

8. 叙述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低频段渐近线斜率大小,L(ω)在ω=1处的高度对系统稳态精度的影响。

9. 对PWM控制的大功率晶体管直流调压电路,采用调制频率为400Hz的方波较 50Hz方波供电的优点是什么? 10. 试述“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的定义;

11. 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写出时域中数学模型的通式。 12.试分析比较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的优点与不足。

13. 试分析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微分环节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说出理由。 14. 已知 f(t)=0.5t+1,其L[f(t)]=多少?

15. 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最本质区别及其优缺点比较。

16.从能量转换方面讨论惯性环节与振荡环节的阶跃响应特点。 17传递函数。 18.系统稳定性。

19.试说明增设比例加积分调节器后,对闭环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的影响。 20.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21.说明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22.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23.为什么稳定的调速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含有积分环节能实现无静差控制。 24.什么叫系统校正。

25. 为什么在位置随动系统中,转速负反馈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26. 时域分析中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27.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8. 频域分析中如何来表征系统的稳定程度。

29. 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写出时域中数学模型的通式。 30.在经典控制理论中,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几种形式。

31. 有源校正网路和无源校正网路有什么不同特点,在实现校正规律时其作用是否相同?

第 14 页 共 34 页

32. 试举出能够实现超前和迟后校正的元件,并从原理上说明这些元件所起的作用。 33. 一阶无差系统加入加速度信号时能否工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能工作。

34. 为什么一阶无差系统加入速度反馈校正后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用物理概念来解释。 35. 二阶无差系统加入微分反馈后对系统的无差度和时间常数有什么影响?

36. 有差系统加入微分反馈后对系统的无差度、时间常数和开环放大倍数有什么影响? 37. 有哪些元件可作为速度反馈用,试举例说明。

38. 要实现比例加微分校正作用,应采用什么样的反馈校正元件,其传递函数如何? 39. 比例加积分控制规律,能否有反馈校正来实现?

40. 设有一系统其超调量σ%=20%,调整时间ts=0.5秒,求系统的相位裕度γ和剪切频率ω0。 41. 设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0(s)=试用根轨迹法求Ka=151Ka(s?1),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复数主导极点具有阻尼比ζ=0.75。

s2(0.1s?1)秒2时的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42. 设原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0(s)=

10,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γ=65°,幅值裕

s(0.2s?1)(0.5s?1)度Kg=6分贝。试求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第四部分:建模题

1. 下图为热水器电加热器。为了保持希望的温度,由温控开关接通或断开电加热器的电源。在使用热水时,水箱中流出热水并补充冷水。试画出这一闭环系统的原理方块图,若要改变所需温度时,定性地说明应怎样改变和操作。

2. 试说明上图所述系统,当水箱向外放热水和向里补充冷水时,系统应如何工作并画出对应的系统方块图。

3. 机械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外力f(t)为系统的输入,位移x(t)为系统的输出,m为小车质量, k为弹簧的弹性系数,B为

第 15 页 共 34 页

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试求

系统的传递函数(小车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4. 下图是手控调压系统。当发电机的负载改变或发电机的转速变化时,发电机的端电压就要随之波动。为了保持端电压的恒定,需不断调节电阻RJ,以改变激磁电流If,使端电压保持不变,这样做很不方便,现将其改成自动调压系统。试画出系统原理图并标出各点应具有的正、负号。

5. 下图为一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在这个图中除速度反馈外又增加了一个电流反馈,以补偿负载变化的影响。试标出各点信号的正、负号并画出方块图。

6.今测得最小相位系统渐近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求其传递函数G(S)的表达式。

?L(?)20dB

7. 下图(a)与(b)均为自动调压系统。现在假设空载时(a)与(b)的发电机的端电压相同均为110伏。试问带上负载后(a)与(b)哪个能保持110伏电压不变,哪个电压要低于110伏,其道理何在?

第 16 页 共 3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