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综整理(终极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综整理(终极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9

辩证统一轮 马克思的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此观点准确地揭示了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教育目的的意义,克服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片面性。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术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基本理论: 2.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4.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下将使热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

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总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 因此,

(1)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要求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0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其核心与主体;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更加注重和有利于教育制度的国际交流

前制度化(实体化教育) 2.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制度化

非制度化(构建学习化社会)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壬寅学制:(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设女子高师,废除读经,增加自然科学的内容,学堂改为学校。

4)壬戌学制: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也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

(2)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1951年学制改革

11

1951.1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新中国正式颁布实行第一个学制) 2)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种全会后,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年,党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

①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四制、六三制)

八、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6个角色:1传道者2授业、解惑者3示范者4设计、组织、管理者4家长、朋友5研究者 特点:

Ⅰ复杂性和创造性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1)因材施教

1.复杂性 (2)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 (2)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

(3)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教育机智”

Ⅱ连续性和广延性

1.连续性: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相对稳定的特点决定的 2.广延性:是指空间上的广延性,是由影响学生发展因素多样性的因素决定的 Ⅲ长期性和间接性

1.长期性: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具有迟效性

(1)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百年树人 (2)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2.间接性:教师劳动并不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培养学生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 Ⅳ主体性和示范性

1.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1)教师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

(2)教师使用的教具的主体性——熟练掌握 2.示范性:由学生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决定 Ⅴ劳动方式个体性和教育成果全体性

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集体劳动之中。

12

(二)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团结协作(校内外相互支持协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弘扬正气摒弃陋习) 4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高度自觉,自我监控)

二、教师的知识素养 三、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 四、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1语言表达能力 1高尚的师德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2组织管理能力 2愉悦的情感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健康的人格

2. 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1专业理想 1“非关注”阶段 1职前教育 2专业知识 2“虚拟关注”阶段 2入职教育 3专业能力 3“生存关注”阶段 3在职教育 4专业人格 4“任务关注”阶段 4自我教育 5专业自我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6专业态度和动机 补充: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1制定教师发展规划 2践行教师职业承诺 3丰富教师专业生活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特征)

首先,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其次,强调教师行为的转变: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学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