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高校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745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最新高校岗前培训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745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 目的分析法B. 联想法C. 类比法D. 爬山法 132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 A. 发现问题B. 明确问题C. 提出假设D. 检验假设 133下列属于创造的特征的是()。 A. 普遍性B. 实践性C. 能动性D. 创新性 134高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有()。

A.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B. 独立,自信,较少受他人或环境影响 C. 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组织管理能力 D. 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135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问题解决?()

A. 问题情境B. 功能固着C. 原型启发D. 问题表征 136一般而言,能促进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

A. 中等强度的动机B. 功能固着C. 原型启发D. 创造性思维 137专家能够高效率地解决问题,主要是具备下述哪些特征?() A. 在所有领域表现一般都突出 B. 以较大单元加工信息 C. 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 D. 能很好地监视自己的操作 138目前公认的较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包括()。 A. 样例教学B. 抛锚式教学C. 配对解题D. 出声思维 139样例教学的一般步骤包括()。

A. 引入新主题B. 举一反三C. 示范证明D. 课堂练习 140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A. 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 B. 发展元认知

C. 增强自我监控学习 D. 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141开发创造性的原则主要包括()。

A. 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B. 鼓励独创,敢于标新立异 C. 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D.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142头脑风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A. 介绍B. 热身C. 头脑风暴D. 处理想法,得出最佳方案 143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的做法有()。

A. 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B. 激发创造性动机C. 塑造创造性人格D. 创设创造性环境 144激发创造性动机的方法有()。

A. 确立目标和意图B. 规范学习方法C. 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D. 鼓励自我竞争 145品德的心理要素有()。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 146下列对品德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品德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B. 品德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

C. 品德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一部分 D. 品德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147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哪几个方面?()

A. 研究的范畴不同B. 影响的因素不同C. 表征方式不同D. 性质不同 148道德情感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A. 指向性B. 集中性C. 动力性D. 感染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 29

149道德情感可分为下列哪几个层次?()

A. 个体本身的情感体验B. 直觉的情绪体验C. 由道德形象引起的情绪体验D. 伦理道德的情感体验 150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有()。

A. 统一性与差异性B. 各成分具有层次性C. 稳定性和可变性D. 顺序性和连续性 151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 自我中心阶段B. 权威阶段C. 可逆性阶段D. 公正阶段 152下列关于儿童对于规则态度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责任认识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B. 对公正的看法是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 C. 对惩罚的认识是从报应性惩罚到抵罪性惩罚 D. 总的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的水平发展的 15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可以概括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后习俗水平包括的阶段是()。 A. 服从与惩罚定向B. 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定向C. 墨守法规和契约的定向D. 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154班杜拉研究品德发展采用的实验有()

A. 抗拒诱惑实验B. 两难故事法C. 对偶故事法D. 模仿学习实验 155价值澄清策略主要有()。

A. 价值观伦理知识B. 自传性回忆C. 填写价值单D. 群体谈话 156道德的社会化模式将人的品德形成过程划分为()。 A. 服从B. 认同C. 行动D. 内化 157品德教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角色承担法B. 移情训练法C. 人格完善法D. 生态德育法 158德育的移情训练法包括()。

A. 情绪追忆B. 情感换位C. 作品深化D. 作品评价 159常用的品德修养方法主要有()。 A. 学习B. 立志C. 躬行D. 自省 160群体具有的特征有()。

A. 群体必须是一群人 B. 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 C. 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 D. 群体有一定的目标 161按照群体内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可以把群体分为()。 A. 正式群体B. 松散群体C. 非正式群体D. 联合群体

162根据群体之间有无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和接触,可以把群体分为()。 A. 松散群体B. 大群体C. 小群体D. 联合群体

163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可以把群体分为()。 A. 松散群体B. 集体C. 小群体D. 联合群体 164大学生班集体的特点有()。

A. 强制性B. 同一性C. 独立性D. 开放性 165根据宿舍与班集体的关系,将宿舍分为()。

A. 亲集体宿舍B. 混合型宿舍C. 偏离集体的宿舍D. 跟随型宿舍 166下列属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的是()。

A. 交往频繁,心理相容水平高 B. 凝聚力强,有强烈的排他性 C. 平等交往,自然形成核心人物 D. 能量大,具有双重性作用 167大学中的社团属于的群体类型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 30

A. 正式群体B. 非正式群体C. 跟随型的群体D. 名义群体 168大学中社团的类型有()。

A. 文体娱乐B. 社会服务C. 科学技术D. 同乡型

169群体对个人活动发挥社会助长还是社会致弱作用,取决于()。

A. 活动内容的难易B. 竞赛动机的激发C. 个体的情绪紧张与注意涣散D. 群体活动的人数 17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有()。

A. 功利主义色彩较浓B. 交往动机强烈C. 交往的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D. 注重横向交往,忽略纵向交往 17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包括()。

A. 团结友爱B. 平等互助C. 理想色彩浓厚D. 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 172根据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特征和轻重程度,可以把它们分为()。 A. 一般心理问题B. 神经官能症C. 人格障碍D. 精神病 173神经衰弱主要表现为()。

A. 大脑功能衰弱,患者易兴奋也易疲劳 B. 情绪波动、紧张、烦恼、易怒 C. 失眠、多梦、头晕 D. 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174患癔病的大学生通常具有的特点是()。

A. 情绪强度高且易变B. 受暗示性高C. 高度的自我显示D. 大脑功能衰弱 175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有()。

A. 强迫意向B. 强迫观念C. 强迫情感D. 强迫行为

176恐怖症可能与生活中的不良经历和重大精神创伤有关,主要表现为()。 A. 特殊处境恐怖B. 物体恐怖C. 社交恐怖D. 疾病恐怖

177精神分裂症是最严重而且比较常见的精神病,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可以把大学生的精神分裂症分为()。

A. 单纯型B. 青春型C. 紧张型D. 妄想型

178高等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有()。

A. 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B.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C. 设臵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D.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79大学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应当做到()。 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B. 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C. 浓缩自己的生命,拼命学习 D.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180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通常把心理咨询划分为()。

A. 疏导性心理咨询B. 干预性心理咨询C. 调适性心理咨询D. 发展性心理咨询 181实施系统脱敏疗法需要的两个条件是()。

A. 学会肌肉放松B. 改变错误信念C. 建立焦虑和恐怖的等级D. 顺其自然 182认知治疗的具体操作步骤有()。

A. 向当事人说明对适应不良的认知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与行为

B. 发现与分析当事人与主诉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不良认知,并指出其不合理性 C. 督促当事人改变不良的认知并建立正确的观念 D. 学会肌肉放松

183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技术主要包括()。 A. 自由联想B. 系统脱敏C. 移情D. 梦的分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 31

判断题共205题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它不研究动物的心理与行为。 2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都属于应用心理学类。 3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都属于理论心理学类。 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5高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独特性。 6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7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8实验室实验是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9访谈法和问卷法都属于调查法。

10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1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是是教育的起点和依据,也是教育的前提。 1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13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

14心理发展不仅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还包括已有心理与行为能力的增强;它不包括已有特点和能力的衰退和消失。

15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在心理发展中共同作用并相互影响。 16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成人的人格起源于生命的前5年。 17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18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换的过程。 19儿童期是指3、4岁——11、12岁。

20按照大多数西方心理学家的观点,大学阶段仍然属于青少年期。 21大学生的观察力具有主动性、持久性和多维性的特点。 22大学时期是个体记忆力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23大学阶段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24大学生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25大学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

26气质更多的受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它没有好坏之分。

27气质体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差异,性格体现社会道德评价方面的差异。 28性格体现社会道德评价方面的差异,它有好坏之分。 29基本的气质类型有四种,但大多数学生的气质是混合型的。 30每一种气质类型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31气质特征可以作为职业选择的依据。

32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性格是有差异的。 33一个人的性格是稳定的,但也是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培养的。 34能力的二因素理论认为,G因素普遍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35能力的二因素理论认为,每一种能力活动都是不同的,因此完成该活动只需要特殊因素。 36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37一般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

38内控型的学习者往往认为学习成败主要受能力和努力的影响。

高等教育心理学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