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古代汉语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郭锡良古代汉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道:本义指道路,例: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诗经·小雅·大东》) 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例:交邻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例: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二)由个别到一般。如: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说文》:“雄,鸟父也。雌,鸟母也。”例: 谁知鸟之雌雄。(《诗经·小雅·正月》)

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辞》) (三)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 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昭公三年)

第三章 汉字学与汉字的结构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

“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郑众的《周礼注》都曾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这三家使用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各有所不用,兹对比如下: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后人经过研究,认为班固的排列顺序比较合理,而许慎的名称比较合理,于是便采用了班固的顺序,采用了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这三家之中,许慎对六书的研究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六书的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进行了分析归类,使六书成为我国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二、六书的内容

1.象形 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例如日月二字的写法: 甲文: 金: 小篆:日 月

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能与其它字形区别开来即可。又如: 斤: 甲 金斤篆 《说文》:“斫木也。”《庄子·徐无鬼》:“运斤成见。” 行: 甲 行小篆 《说文》:“人之步趋也。”按:据甲文字形,“行”象四通八达的道路。《诗经·周南·卷耳》:“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周曰序) 廉(仄也。堂室的侧边。从广,兼声) 页: 甲页篆 《说文》:“头也。从 ( shǒu ,头也,象形),从几,古文 首如此。以首为意符的字如:

头 颜 颅 题 额 颡 颠 颊 项 领 愿(大头) 尸: 甲 金尸篆 《说文》:“陈也,象卧之形。”象人横卧之形,与人义同。以尸为意符

第 9 页 共 35 页

的字如:

居(蹲也) 展(转也) 届(行不便也) 尼(从后近之。从尸,匕声) 屋(居也。从尸,尸所主也。一曰尸象屋形。从至,至所至止。室、屋皆从至) 象形字的特点: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

(2)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 (3)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2、指事 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例如上下二字。上下二字甲骨文作 。弧线表示标准线,“—”表示在上方或下方。篆文将弧线变成了直线,将弧线上下的“—”变成了竖线“|”。许慎的解释是从认字的角度着眼的,且对指事字的界线概括得不够明确,与象形、会意字容易混淆。王筠在《文字蒙求》中指出:“视而可识近于象形,察而见意近于会意。”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看,所谓指事,就是用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画的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 指事字可以认为是象形字的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符号作用更加突出。指事字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例如: 一: 甲 金一篆 《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二: 甲 金二篆 《说文》:“地之数也。从偶一。” 三: 甲 金三篆 《说文》:“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四: 甲四篆 《说文》:“阴数也。象四分之形。” 上: 甲 金上篆 《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下: 甲 金下篆 《说文》:“底也。指事。”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例如: 刃:刃篆 《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本: 金本篆 《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末: 金末篆 《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亦: 甲 金亦篆 “亦”是“腋”的古字。 寸:寸篆 《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又象手,“一”指寸口,即中医试脉之处。 朱: 甲 金朱篆 《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牟:牟篆 《说文》:“牛鸣也。象其声气从口出。”厶指所出之气。 血: 甲血篆 《说文》:“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 甘: 甲甘篆 《说文》:“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甘的本义是美味,“一”指口中的美味。

曰: 甲 金曰篆 《说文》:“词也。从口,乙声。亦象口气出也。”按:甲文中的“一”象指口中发出的言语。 尺:尺篆 《说文》:“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从尸,从乙,乙所识也。”篆文“ ”象指寸口至肘的部分。 中: 甲中篆 《说文》:“内也。从口、一,上下通。 ,古文中。 籀文中。按:甲骨文“中”象一竖线的中央用圆圈指明中部所在。

第 10 页 共 35 页

指示字和象形字一样都具有较明显的直观性,可以从它们的古文字形体中体察出它们的本义。象形字的造字法是“画成其物”,但是有许多实物并不好描摹,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无法描画出来,指事造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指事字是为数很少的,因为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尖、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念、问、稍等。指事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来。 (2)没有表音成分。

3、会意 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指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许慎的意思是:将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从中体现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

武: 甲 金武篆 甲文上为戈,下为足,象拿上武器进行军事行动。《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安功戢兵。’故止戈为武。”《说文》是用战国人希望制止战争的观念解释武字,故将“武”中的“止”解释成停止的止,这种解释与甲文字形不符。 信: 金信篆 《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的本义是语言真实。

会意字和象形字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所不同的是:象形字是独体的,会意字是复体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初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是本义,用图形表示;后起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则不一定是本义,可能是引申义。汉字隶化之后,会意字各构件不是通过图形而是通过符号体现其意义了。例如: 步: 甲步篆 《说文》:“行也。从止、 ,相背。” 逐: 甲逐篆 《说文》:“追也。从辵,从豚省。” 涉: 甲 金涉篆 《说文》:“徒行厉水也。从 ,从步。 朝: 甲朝篆 《说文》:“旦也。从倝gàn,舟声。”按:甲文从日,从月,从茻,合起来象日月处在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月亮未落之时。 有些会意字是后起字。如:

众 尘 籴 粜 忐 忑 尖 卡 明(篆文作 ),套 嬲(niǎo) 会意字的形体仔细观察可以分为异文会意、同文会意和对文会意,如:

异文会意:男:从田,从力。 见:从儿,从目。 半:从八,从牛。赤:南方色,从大,从火。鸣:从鸟、口。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同文会意:林 从 并 比 羴 鱻 犇 毳(cuì兽细毛) 对文会意:北 斗 和指事字一样,会意也是补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种造字方法。它所记录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词。仅管如此,却不能把象形、指事和会意截然分成前后不同的三个阶段,这是应当说明的。会意字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

(2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3)没有表音成分。

会意造字法扩大了单纯表意符号的使用率,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象形、指事字组合成新字来记录语言中众多的词。因此,会意字大大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过会意字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同样不表音,不能适应有声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形声字。 4、形声 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而成的,意符表示形声字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

第 11 页 共 35 页

形声字的读音。由于它既可以表意又可以表音,无论是表示具体实物还是抽象概念都可以用这种造字法去解决其书写问题,所以在六书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方式。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甲骨文中的形声字约占20%左右,《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约占80%以上,在现存的汉字中形声字约占90%左右。下面试举一些形体或读音都有变化的形声字进行说明:

更:更篆 改变。从攴,丙声。 端:端篆 站得直。从立,端声。

形声字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2)形符表示意义范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例如“氿”、“轸”、“鞅”、“靷”等。 (3)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例如“絻”、“坡”、“寐”、“恤”、“诒”等。 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省声字 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例如: 秋:秋篆 《说文》:“禾榖孰也。从禾, 省声。 籀文不省。” 家:家篆 《说文》:“居也。从宀,豭省声。”

(3)亦声字 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例如: 授:授篆 《说文》:“予也。从手,从受,受亦声。” 娶:娶篆 《说文》:“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婚:婚篆 《说文》:“妇家也。礼,取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

礼:礼篆 《说文》:“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 琀:琀篆 《说文》:“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 忘:忘篆 《说文》:“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下面谈谈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左形右声:江 棋 诂 超 访 任 饱 通 握 沱 除 松 赐 结 理 越 (2)右形左声:攻 期 胡 邵 顶 敌 鸡 难 雏 瓯 救 壮 (3)上形下声:空 箕 罟 苔 草 房 雾 简 茅 耄 (4)下形上声:汞 基 辜 照 背 架 翁 更 裳 恐 姿 (5)内形外声:辩 哀 问 闽 凤 雠 冈 (6)外形内声:阁 国 固 裹 术 匮 街 衷

(7)形占一角:胜 栽 圣 荆 谷 杂 赖 条 修 颖 务 佞 疆 (8)声占一角:徒 宝 旗 从 寐

还有一些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的位置反常,例如: 斋:从 示,齐声。 游:《说文》:“旌旗之流也。从, 声。” 随:《说文》:“从也。从辵, 省声。” 戚:《说文》:“戉也。从戉,尗shū声。” 重:《说文》:“厚也。从壬(tǐn g),东声。”

第 12 页 共 3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