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像矿产资源那样,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是”一句,充分地说明了人们带给地球的危害,使得可再生的资源不但不能再生了,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明确表明,如果人类不去爱护自己的地球,那么人类的生存都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 此时我仿佛听到了地球妈妈的哭声,他在哭什么? 以前什么样?(理解“母亲”“摇篮”) 现在什么样?(体会破坏的后果?) 此时我仿佛看到地球伤痕累累,憔悴不堪,你有怎样的心情? (三)(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第一,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第二,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即使实现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实际上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如果我们破坏了地球,我们就别无去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四、总结全文 本文列举了大量事实数据,一层一层地让我们了解了地球的知识,告诉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只有这么一个地球,如果不精心加以保护,那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威胁。我国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的重任。 谈一谈自己学后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要畅所欲言,为练笔服务。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练习 小组汇报 (完成目标三)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目标三)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总序号:034

14.《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鹿和狼的故事》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毛宽裕/ 中牟县大孟镇土寨学校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体会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那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可能谁也不会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别保护的宠儿——鹿。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领悟作者说明道理的方法,学会表达运用则需要教师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运用课上习得的表达方法进行练笔,进行写法迁移。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评价任务二:通过朗读的方式读出地球的美丽和易碎,表达自己对地球的爱惜。 评价任务三: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习运用各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4、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1、学生齐读课 2、这是“狼”的错吗?“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毁灭自己吗?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 2、 学习关键字(完成目标二) 学会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评价目标二) 1、学生分小组朗读,品味 学生了解鹿和狼各自不为人注意的特点。 感受狼对森林的保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介绍自己的感觉。 让学生自己发现狼的优点。 评价要点 反思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阅读、讨论。 好词好句的2、学生试读。 优点和特点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完成目标一) 锻炼学生的叙述能力(评价目标一)

总序号:035-036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教学主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毛宽裕/ 中牟县大孟镇土寨学校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

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词,交流容易出错的读音及字形,听写词语。

评价任务二:通过默读的方式画出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的珍惜、感激。

评价任务三: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理解人类和大地的关系。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