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宏观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宏观经济学模拟考试1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基尼系数

1、一种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系数,

,其中A表示实际收入

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该系数是由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首次采用的。他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这个指标被称为“基尼系数”,也称为“洛伦茨系数”。

2、国民生产总值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内厂商和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简写成GDP。

3、边际消费倾向

3、“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简写成MPC)是指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4、流动性陷阱

4、当利率水平低到某一程度后,货币需求量对利率反应无限大,同时,因收入不同对货币需求量不同的差别也不复存在。凯恩斯称这种现象为“流动性陷阱”。因为利率太低,人们保持货币的代价极小,因而货币需求量无限大。

5、菲利普斯曲线

5、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这一基本关系是,当货币工资率增大时,失业率变小;当货币工资率减少时,失业率变大。这是原来意义的菲利普斯曲线。当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当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用曲线表示这种关系,便形成了现在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以后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简答与计算题(40分,每小题10分) 1、按支出法说明GDP的构成。

1、“支出法”,即把所有经济单位(包括家庭、厂商、政府以及进出口部门)在一年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其数值为GDP。一个社会中对最终产品的支出单位共有四个部门,即消费者(C)、厂商(I) 、政府(G)和进出口部门(X、M),则支出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为: GDP=C+I+G+(X-M)

2、简述长期消费曲线与短期消费曲线的区别。 2、主要有以下两点区别:

(1) 短期消费曲线是一条与纵坐标相交的一条曲线,而长期消费曲线则是一条从原点向右上方延伸的一条曲线。

(2) 长期消费曲线的斜率和短期消费曲线的斜率不同。长期消费曲线的斜率比短期消费曲线的斜率大。

3、简述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3、所谓货币的需求就是人们愿意在手头上保存货币的要求。货币的需求又称“流

动性偏好”,它是指人们喜欢持有货币的一种心理因素。

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

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总要保留一定水平的货币和存款以备日常交易使用,因为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总不是完全同步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收入量,是收入的函数。

预防动机;对货币的预防需求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投机动机。所谓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指出于随时利用市场可能出现的有利情况从事交易而获利的目的而保持货币的一种动机。

4、已知IS曲线的函数式为Y=2800-32000i;LM曲线的函数式为Y=1000+4000i。求国民收入均衡的产生水平和均衡利率分别为多少?

4、由Y=2800-32000i及Y=1000+4000i,当IS=LM时,有2800-32000i=1000+4000i

解:i=0.05

代入Y=2800-32000i

可得:y=2800-32000i=2800-32000*0.05=1200 三、论述题(40分,每小题20分)

1、采用IS-LM曲线说明宏观经济均衡的过程。 1、答案要点:

国民收入的均衡点处于IS与LM曲线的交点E上。因此,任何偏离E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对应点都不能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后将整个坐标平面分为四个区域

在Ⅰ区域:位于IS线右方,有I<S,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小于总产出;同时位于LM曲线左方,有L<M,货币市场上货币小于货币供给,产品、货币市场同时失衡。

在Ⅱ区域:I>S,且L<M; 在Ⅲ区域:I>S,且L>M; 在Ⅳ区域:I<S,且L>M。

因此,只有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有产品市场上总需求等于总产出,货币

市场上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当经济中出现失衡状态时,市场经济本身的力量将使失衡向均衡状况调整,直至恢复到均衡。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将沿着图中所示的连线进行。例如,假定社会经济的实际收入和利率组合处于1区的非均衡状态。在1区,一方面有IS,存在超额的产品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有增加的趋势,使2区受到一个向右移动的水平作用;同时LS,Y仍将继续上升,向右平行移动。这种变化过程持续下去,逐渐接近均衡点E,直到最后,国民收入Y和利率均移动到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E,同时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2、概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 2、答案要点:

凯恩斯主义的整个理论是建立在三大基本心理因素和心理规律基础之上的: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流动性偏好。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政府必须管理需求。 由于货币需求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不起作用,因此,政府必须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治理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模拟考试2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GDP价格矫正指数

1、GDP有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分。名义GDP系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当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实际GDP就是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按某一基年的市场价值统计出来的数值,而“GDP价格矫正指数”就是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即: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消费的棘轮作用

2、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其现期实际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过去“高峰期”收入水平的影响。假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对于过去有所下降,消费者并不会立即降低他们现在的消费水平,他们宁肯动用储蓄来维持现有消费水平,而不愿意改变消费习惯。这样,在社会的收入减少时,消费习惯有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的下降,从而不至于影响社会需求量。这被称作消费的“棘轮作用”。

3、通货紧缩缺口

3、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部分,称为“通货紧缩的缺口”。此时厂商出现了未计划(或非情愿)的存货,产品卖不出去。而这时厂商便会解雇工人,减少生产,以求均衡,因此GDP便下降,从而使得实际GDP低于充分就业的GDP水平。

4、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4、这是从需求方面来解释一般物价水平在一定期间持续上涨的一种类型。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的能力,即生产部门在已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情况下不可能扩大产量,从而导致现有固定产量的物价水平上升,形成通货膨胀的缺口。因此,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买方通货膨胀”。

5、加速数

5、加速数也称加速系数,就是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之比。资本增量实际上就是投资,因而加速数又是投资和产量增量之比。以a代表加速数,ΔK代表资本增量,ΔY代表产量增量,I代表投资,则a=ΔK/ΔY=I/ΔY

二、简答与计算题(4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政府的经济作用。

1、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看来,对政府的经济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不同的种类,但是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五点:

(一) 政府直接控制

(二)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

(三) 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四) 政府从事生产

(五) 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2、简述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定的主要内容。

2、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了“持久收入假定”。他把消费者的收入分为“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把消费者的消费分为“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

暂时收入是指临时性的、偶然性的收入,比如某天的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料到的长期性收入。暂时消费是指非经常性的、不在计划中的消费支出;持久消费是指正常的、计划中的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