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18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分别取样,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不溶解的是碳酸钙 (物理方法) 步骤二: 分别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盐酸 (化学方法) 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 20.实验室里有一瓶常见盐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标签残缺不全,只剩下“Na”的字样。为确定此盐溶液的组成,请您做出一种假设,并按照你的假设填写下表,完成探究过程。 假设的盐溶液 20. 假设的盐溶液 碳酸钠溶液 验证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盐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取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澄清石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灰水变浑浊 验证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21.小华在吃黄花鱼时,看到其头骨上有两块白色的小石头。

[提出问题]这白色小石头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小石头被称为“鱼脑石”,用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猜想与假设]如图

[供选试剂]10%稀盐酸,澄清石灰水,10%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进行实验]验证小力的猜想。 实验方法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加入 ① ② ② [反思]如果实验证明了小力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认为“鱼脑石”中一定含碳酸钙吗? , 简述理由 21. 实验方法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①取粉碎后的“鱼脑石”加入10%的稀盐酸 ①有气泡产生 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清石灰水 “鱼脑石”中含有CO32 -[反思]不能

简述理由:上述实验只证明“鱼脑石”中CO32的存在,没有证明Ca2+的存在(或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碳酸钙。

【中考链接】

1.(12广州)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B

A.用盐酸区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稀溶液 B.用二氧化锰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纯水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2.(11泰州)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B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3.(11无锡)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B 选项 A B C D 物质 二氧化碳 氯化钾 锌 氧化钙 杂质 一氧化碳 碳酸钾 铁 碳酸钙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氧气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操作方法 点燃 蒸发 过滤 蒸发 4.(11天津)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D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5.(11肇庆)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次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D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B 检验氯离子 C D 除去氯化钠溶液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中的硫酸钠 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加稀盐酸 加澄清石灰水 滴加几滴酚酞溶先加硝酸银溶液,加入适量的硝酸液观察是否变红 再滴加稀硝酸 钡溶液,过滤 用pH试纸检验溶先加硝酸银溶液,加入适量的氯化液的pH 再滴加稀盐酸 钡溶液,过滤 物质 CO2(HCl) 除杂试剂(足量) 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水 氧气 ★6.(11湛江)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BC 选项 A B C D 操作方法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NaCl(Na2CO3) MnO2(NaCl) Cu(CuO) 7.(11桂林)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D

A.CO2(CO)——通入氧气中点燃

B.SO2(HCl)——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KCl固体(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D.NaCl溶液(NaHCO3)——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8.(11成都)为除去Cu(NO3)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3,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

Ⅰ.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Ⅱ.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方法Ⅰ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Ⅱ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纯净的银

C.方法Ⅰ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3,所以不可行 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9.(10广州)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D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 B.CO2 C.NaOH D.H2SO4

10.(10湖北襄樊)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C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KNO3 B.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C.用浓硫酸除去CO气体中的水蒸气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 11.(09广州)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一氧化碳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C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12.(09广州)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入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这种化肥是( )A

A.氯化钾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过磷酸钙 13.(09广州)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C A.用过滤的方法软化硬水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4.(09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B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15.(09肇庆)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B

A.④③②①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16.(09德州)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C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2(O2) CaO(CaCO3) CaCl2溶液(盐酸) CO2(水蒸气) 除杂方法 通过灼热的铜网 高温煅烧 加入适量的Na2CO3 通过浓硫酸 17.(09揭阳)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C

A.C2H5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B.NaOH溶液和稀H2SO4溶液(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观察颜色) 18.(09南通)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的作用。取少量下列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其中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C A.氯化钾 B.尿素 C.硫酸铵 D.磷矿粉 19.(08广州)下列方法能够将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别开的是( )B A.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分别通入CO2 C.分别滴加氯化钠溶液 D.分别滴加稀盐酸 20.(08广州)下列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用灼烧的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木炭粉 B.用测定溶液pH的方法区别食盐水和蒸馏水

C.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 D.通入澄清石灰水除去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 21.(12广州)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实验室从该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过量铁粉试剂A过量硫酸滤液Ⅰ反应②过滤滤渣Ⅱ反应③过滤铜混合粉末反应①滤液Ⅱ 滤渣Ⅰ(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进行“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的操作时,可将反应物加入__________中(填仪器名称),然后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使反应充分进行。 (3)试剂A可选用___________溶液(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4)为了从混合粉末中回收更多的铜,可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你的建议是(提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H2SO4+CuO === CuSO4+H2O;Fe+CuSO4 === FeSO4+Cu (2)烧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H2SO4 (4)回收滤渣I中的Cu 22.(12广州)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KN03、CaC03和CaCl2三瓶白色粉末,然后取一些KN03固体于研钵中,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学们的视线,告诉大家打算继续取CaC03、CaCl2在研钵中混合。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向同学们展示研钵中的白色粉末。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老师是否取了CaCO3、CaCl2于上述研钵中。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供的试剂有:稀HNO3、蒸馏水、Na2CO3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22. 实验操作 取研钵中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振荡溶解 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滴加少量稀硝酸 预期现象与结论 固体部分溶解,说明老师取了Ca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老师取了CaCl2 预期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师取了Ca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师取了CaCl2 23.(11广州)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主要是MgCO3、MgSO4和A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