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文(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专题03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文(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也不怎么安静。过往的目光不会在意你挂在脸上的是微笑、怨恨、失落、郁闷……他们已经惯常了讨生活的职场和职场里那些随处可见的喜怒哀乐。击倒或者打败你的不是对方强壮的身体,而是隐藏在深处的语言。每个人不管你有多么强大,但你的身体内一定存在着被刺痛的秘密。(2)秘密一旦被猝不及防的语言触及,支撑强大的即便是标号和硬度很高的水泥钢筋,你也会轰然倒地的。对此,任何人恐怕都无能为力。

在这个快递小哥几句不经意的语言面前,我是真正地倒塌了,而且倒得毫无颜面。回到桌前,努力地让自己的身体、脸面、听得见的心跳恢复平静。面对这个尚未拆封的包装盒,第一次接触时的激动早已遁逃,且不知所终。细想,事情的焦点也就是三块钱,而并非那些所谓的规定。如果,他最初能够直白地表述,那么,争论不休、面红耳赤……这些语言不会被我摆放在这里。

似乎有些羞愧,无意识地就回按了他的电话:我说我是刚刚送你下楼的那个人。但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一时没有了语言。电话里我只听见一句:哥,都是小事……然后就是嘈杂的汽车声,人声以及风声——在风的耳语里,我只好无奈地将自己的嘴巴关闭。

(《选刊》2018.8,有删改)

4.文章开头写“我”相信快递小哥上楼梯想象的工作情形和往常一样有什么作用? 5.赏析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新坐了下来,故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以缓解被语言击伤的肉体。 (2)秘密一旦被猝不及防的语言触及,支撑强大的即便是标号和硬度很高的水泥钢筋,你也会轰然倒地的。

6.概括快递小哥的人物形象。

7.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4.(1)为后文写“我”与快递小哥起争执做铺垫,与现实中的遭遇形成对比(2)介绍了送快递签收的一般流程,表现了快递工作的枯燥乏味辛苦。(3)暗示了“我”与他起争执的原因,体现了我自以为对这一职业十分了解,自以为是的心理。

5.(1)用动作描写和比拟的手法,我被小哥的话刺痛,表现了我的尴尬、不知所措以及惭愧的心理。

(2)运用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我原本强大的内心在快递小哥的话语下不堪一击,说明了揭示秘密的语言的威力强大,表现了我的震惊与惭愧之情。

6.快递小哥是一位刚大学毕业不久,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生活艰难,但又勤劳踏实,宽容善良,不善表达,有些偏执,为生存而努力打拼的底层劳动者。

7.(1)小说借“我”与快递小哥的一次争执展现了以快递业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的

艰辛不易,表达以及对他们的同情和敬意。(2)快递员的朴实善良勤劳但工作中往往得不到配合、理解,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职场中不善于表达沟通而显得冷漠自私,呼吁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多些沟通交流,多些谅解包容,多些温情。(3)小哥的艰辛的工作生活其实并不想被人所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关乎尊严秘密,往往是人们最软弱的部分,不容他人触碰,所以要设身处地地维护他人尊严,不要咄咄逼人,避免触到别人的痛处。 【解析】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开头写‘我’相信快递小哥上楼梯想象的工作情形和往常一样有什么作用”,这是针对开头段设题,然后把握设题的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作用。内容上,一般是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结构上,与上下文以及标题的关联。从文中来看,第一段写“我”相信快递小哥上楼梯想象的工作情形和往常一样,即“放下货物,拿出圆珠笔或者碳素笔,要求收货者在右下角签上自已的名字,然后撕下中间的那一张,装进一个土黄色的帆布包里,然后转身,去往下一个客户”,“放下……拿出……要求……然后……然后……去往下一个客户”,这些词语展示了快递工作的一般流程,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一工作的枯燥乏味,而“我相信”表明“我”自认为对快递这一工作非常了解,结合下文来看,快递工作并非“我”想象地那么轻松,这表现出“我”自以为是的心理,而这也是“我”和快递小哥起冲突的原因;“我”的自以为是与下文快递小哥的真实境遇形成对比,为下文的冲突做了铺垫。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从题干来看,并没有指定欣赏的角度,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鉴赏。第一句,“重新坐了下来,故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以缓解被语言击伤的肉体”,这是一段人物描写,描写的对象是“我”,考生可以从人物描写手法和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如“坐” “端起”“喝”等是动作描写,,端起茶杯喝茶的动作,是内心受到冲击后强作镇定,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后悔等心理。结合前面“我”听了快递小哥的一番话后的表现来看,“我刚才还算挺立的身体,开始缓慢下沉。我相信呆滞在我面部的表情此时一定很尴尬、很难堪”,而“重新”“故意”等词语表明“我”用这样一些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不知所措以及愧疚,端起茶杯喝茶的动作,是内心受到冲击后强作镇定,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后悔等心理;从修辞角度来看,“缓解被语言击伤的肉体”使用比拟的修辞,“击伤”的主语是“语言”,这是把语言比拟为可以击伤人的物体。第二句,“秘密一旦被猝不及防的语言触及,支撑强大的即便是标号和硬度很高的水泥钢筋,你也会轰然倒地的”,结合前文来看,作者用这段话来表明自己原本强大的内心在快递小哥的一番话之下轰然倒塌,作者把“语言”与看似强大的

似“水泥钢筋”一般的内心进行对比,展现出“我”听了快递小哥一番话后的惭愧和震惊,同时句中用“标号和硬度很高的水泥钢筋”来喻指内心,这是使用比喻的修辞,作者又用“轰然倒地”来形容内心的不堪一击,这是使用夸张。

6.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概括快递小哥的人物形象”,然后要到文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从文中来看,“快递小哥”既是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又是一位快递员,也可以说是底层的劳动者;从他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收入的微薄、生活的艰难、工作的辛苦及勤劳,如“我念了四年大学,好不容易找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早上四点多起床,骑三轮车,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快递公司装当天的快递,然后一家一家打电话,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你知道送一件快递多少钱吗”;从他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宽容善良、不善表达以及性格的偏执,如“哥,你得先付款,再拆封包装盒”“先付款,再打开包装,这是公司规定的”“小哥并没有接纳这个既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他,更不知道属于谁的包裹”“哥,那你得付我三块钱的快递费。因为你在包裹上已经签了你的名字,签了名,说明你收到包裹了”。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7.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深刻意蕴的能力,属于探究题的范畴。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根据题干明确探究的方向,如本题“这篇小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然后分析小说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彰显了什么主旨,给人们什么启发,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从文中来看,一共写到两个人物,“我”和“快递小哥”,主要事件就是“我”与“快递小哥”之间的冲突;“快递小哥”是主人公,他代表了生活中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他们为了生活而努力打拼,对此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同情,“快递小哥”生活艰辛并不想让人知道,但面对“我”要拒收的要求,他无奈说出自己的艰难,这就呼吁我们,在生活中不要触及别人内心的疼痛,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快递小哥”与“我”之间发生冲突,作者以此呼吁大家在生活中要理解他人,要对他人多一些包容。

三、【2019年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5月适应性高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丰城的窑 江 子

(1)这些年,我爱看瓷,去过北京故宫、台北“故宫”、景德镇等地方看瓷,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境遇,捎带着,写了一本叫《青花帝国》的书。

(2)也看窑。景德镇的古窑,福建漳州平和的克拉克瓷的古窑址,都去看过。吉州窑呢,那是我故乡的风烟,是小时候就亲近的。

(3)有人说,瓷上有山水花鸟,有杯盘罐盏,有时间的刻度朝代的信息,窑么,一个废弃的隆起物而已,有啥看的呢。可我认为,作为大地上的文化遗存,窑可能隐藏着一个地方文明和精神的密码——它是一个具有丰富信息量的文化母体,是指认一块土地气质的最好证据。

(4)看窑去。

(5)江西丰城是列入唐代六大青瓷名窑的洪州窑的故乡。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

(6)说是看窑,可先看的还是瓷。丰城市博物馆的瓷器展厅里琳琅满目。那是些需要绳子系住的四系方耳罐,用于陪葬的瓷俑,用于熏香的博山炉、盛酒的杯盏、寓意吉祥的鸡首壶、长颈的莲花瓶、印着暗花的碗、开片的玉壶春瓶……

(7)它们的颜色是米黄色和褐色的。它们的身上有经年的黄土印记,显示它们在泥土的黑暗里待了很久。它们身上的纹饰有方形纹、水波纹、麻布纹等。它们还有一道共同的美学体征,就是釉不及底——那是洪都窑这一家族的共同族徽:那釉色从瓷首瀑布一样涌向瓷底,可在途中似乎接到了一个统一的律令,猛地刹住了脚步。仿佛是洪州窑的图腾,从这一美学特征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与静,儒与道,喧囂与沉默,绚烂与平滨……

(8)在器型上,洪州窑的瓷与景德镇的瓷初看起来并无不同。可是,洪州窑的瓷要显得更饱满雄浑,更古朴粗犷,正与东汉到五代这一段历史的气质对应。

(9)那是比宋元明清更古的古代。那样的古代,要比后来更删繁就简,更有天地原初之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张力。那是落日、沙漠、荒原、古井、炊烟、茅庐、旧城池、古驿道构成的古代。那也是班超平定西域、魏蜀吴逐鹿中原、陶渊明种菊、李白醉酒的古代。

(10)我了解到洪州窑出产的青釉瓷器产品曾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亚、西亚一带,《唐书·韦坚传》中有洪州窑产品运抵长安的记载,我不免想入非非:

(11)陶渊明、李白饮酒,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用的可是洪州窑生产的酒盏? (12)“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曹植《箜篌引》)在如此举杯交错的、具有浓郁魏晋凤格的盛大场景上,洪州窑的瓷是不是有可能在现场?

(13)它是否以砚台、笔洗的身份,陪王羲之书写《兰亭序》、顾恺之画《女史笺图》?杨贵妃的荔枝,洪州瓷是否做了托盘?

(14)看窑去。

(15)汽车穿过丰城市区,向着乡间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