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教育策略的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教育策略的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教育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铜山县大许中心幼儿园 李敏

一、研究背景

早期阅读也称前阅读,它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识字,也不仅仅是指让学龄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和成人的形象描述来理解低幼读物内容的过程,它应具有更广、更深的内涵和外延,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入学正规的书面语言学习做好准备的一种寓教于乐的语言活动。近年来,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各国幼教专家的关注,他们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大班的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两年的早期阅读的经验累积,已经初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初步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基本能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初步获得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阅读兴趣不断增加。面对此状况,我们认为研究此课题十分必要,于是提出了《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教育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研究目的

⑴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引发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

(2)通过研究,更好地实施新《纲要》的精神,实现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

(3)创设条件让阅读融入幼儿生活,幼儿在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中,能自

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材料学习,结合幼儿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⑵调查法

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情况进行调查总结,不断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指导策略,对幼儿阅读习惯变化进行研究。

⑶行动研究法

在日常教育教学研究实践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思考幼儿园大班幼儿的阅读现状,研究指导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策略,提高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水平。

⑷经验总结法。

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各种状况,分析引发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在研究过程中,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总结,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研究过程及主要活动 (一)确定子课题

在大班两个班级中分别实施《大班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教育策略的研究》。步骤是对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各种状况,分析引发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原因,不断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指导策略,对幼儿阅读习惯变化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引发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1).区域活动中提供阅读材料,创设丰富的生活场景

丰富的生活内容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源泉。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让幼儿自愿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为专门性的阅读活动打下基础。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情境或条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根据我们的观

察和实践,幼儿往往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再造想象力。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有丰富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多创设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多看、多说。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阅览室

我们开辟了幼儿阅览室,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幼儿读物,读物每周更换一次,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让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

(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教育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将季节的变化、生活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规律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教师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根据我们的观察和实践,幼儿会自由选择合作办报;幼儿会兴高采烈地来到汉字角,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之有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面上的小动物、植物“交往”;有的幼儿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老师、阿姨。幼儿的阅读经验在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日前交往中得到迁移,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4).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我们要求家长多和孩子进行分享阅读,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不以学习为目的来共同阅读一本书。起初,以成年人为幼儿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的语言的熟悉性增加来逐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并最终过渡到幼儿自己阅读,家长要对幼儿的阅读情况多加鼓励,以培养和巩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并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孩子阅读图书,鼓励孩子在听书的过程中跟读,并养成用手指划读的习惯。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家长帮助幼儿把创编的故事制作成小书,与同伴一起交流;利用游玩、外出有意识地让幼儿看路边的汉字;有意识地在家庭生活中不断丰富幼儿的阅读内容等,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2.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真实有效的阅读活动

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机化、有目的地对幼儿阅读能力进行了系统地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

获得发展。

(1)小组阅读式

小组活动是一个相当经济而且有效的活动,它可以集中于某一焦点上,也可以了解修正幼儿一些错误的技能或认知,有的幼儿在家中接受课外书较多,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懂得了不少的知识;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面,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们孤立地读书,有一定的阅读障碍,缺少了同伴间的相互“切磋”、相互合作。针对这一情况,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就大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互相合作。

(2)集体阅读式

采取相对集中的阅读形式,先由教师展示大书示范阅读,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让小朋友集中,每人一本小书阅读。让教师可以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便于集中指导。

(3)娱乐阅读式

采取比较分散、较随意的阅读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可分散地、自由地到活动区域 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读活动中,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有助于个别幼儿的指导。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不断进行调查分析、经验总结,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指导策略,形成的一份份材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新的早期阅读教育实践活动。

五、研究结果

【一】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

幼儿园《纲要》在阐述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这就是早期阅读的目的。大班的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两年的早期阅读的经验累积,已经初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初步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基本能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初步获得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阅读兴趣不断增加。教师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中,应遵循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的规律,培养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