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7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二单元:比一比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7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主题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

5

二、联系生活比一比 1.比长短。

(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体会长与短的相对性,尝试用谁比谁长来说话)

(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

(3)指导学生用在□里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 (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 2.比高矮。

(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

(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尝试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谁比谁高)

(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 3.比轻重。

(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教师拿天平让学生直观感受轻重的测量,或让学生结合跷跷板感受轻重的比较)

(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 (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

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

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

6

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体会最长的意义,教师让学生直观发现最长的意思)

(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 2.想想做做”第4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

(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

3.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

4.“想想做做”第6题。 (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 (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

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板书

比一比

7 主题图

( )比( )长 ( )比( )高 ( )比( )重

教学反思:长短、轻重、高矮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本课的重点是借助感性的经验掌握理性的比较方法。

第三单元:分一分

教学内容

分一分(教科书第8-9页)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