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及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讲

重要观点解读

1.“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以及“真正社会主义者”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曾一度是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派,但是在进一步的社会政治与理论斗争的实践中,逐渐脱离了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的哲学,形成了自己新的世界观。在这新的世界观的形成中,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地清算了自己以前的哲学信仰,这一清算是通过坚决批判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之流以及他们的思想渊源——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和深刻揭露、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来实现的。它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资产阶级哲学这两种世界观之间的根本对立。这一批判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的早期著作中,如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在布鲁塞尔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部著作也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2.“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 1848年的德国革命,在普鲁士王朝的镇压和资产阶级的背叛下失败了。消除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的任务没有完成。“革命遗嘱”就是指的1848年革命未完成的统一德国的任务。

后来德国的统一是通过由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道路实现的。普鲁士政府先后发动了三次王朝战争,即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1886年对奥战争和1870—1871年对法战争,这三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1871年,德国最终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完成了1848年革命所留下的统一德国的任务,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略。恩格斯说:“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也正如恩格斯在1892年谈到1848革命时所指出的,“正是那些把这次革命镇压下去的人,如卡尔·马克思常说的,变成了它的遗嘱执行人。”(《选集,4卷第280页)

3. “它也有保守的方面”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这种运动变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是,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当着事物的运动在相对地静止状态的时候,它只有数量的变化,没有性质的变化。这种相对地静止状态,即量变状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统一、团结、联合、调和、均势、相持、僵局、静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状态中所显现的面貌。所谓辩证法的保守方面就是指的事物处在量变状态、相对静止状态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性而言,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上思想上的保守、落后的含意有所区别。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否认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这是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而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性,那就抹杀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和各个阶段之间的区别,从而也就否队了认识事物的任何可能性,哲学史上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就是不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或相对静止状态。

4.思辨方法

指思辨哲学所采取的思想方法。这种哲学企图从概念中推出实在,使客观世界的发展服从于人的思维构造出来的规律。费尔巴哈曾经指出:“思辨哲学一向从抽象到具体、从理想到实在的进程,是一种颠倒的进程。”(《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第108页)又说:“那些所谓思辨的哲学家不过是这样一些哲学家,他们不是拿自己的概念去符合事物,而是相反地拿事物去附会自己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526页)思辨哲学的主要代表有莱布尼茨、沃尔夫、黑格尔等。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哲学的顶峰。恩格斯所说的思辨的方法,即是指的这种从概念中推出实在的哲学方法。

5.歌德和黑格尔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

奥林帕斯是希腊的一座高山,希腊神话说它是有十二大神居住的神山,宙斯是群神之王。

歌德(1749—1832)在文学上有很大成就,黑格尔在哲学上也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恩格斯把他们比作“各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但是,在政治上,他们都没有摆脱德国的庸人气味,即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那种眼界狭隘,自私自利,企图调和现实、对统治阶级抱着奴颜婢膝的政治态度。歌德反对用革命的方法,而主张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来达到政治自由。他当过德国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官。正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他却沉溺于德国宫庭的低级享乐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冷淡、反对的态度。因此,恩格斯说:“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全集》第4卷第256页)黑格尔也是一样,他把普鲁士王国神圣化,并对普鲁士王国把他的哲学提高到国家哲学的地位而感到心满意足。所以,尽管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有很大成就,但是在政治上,他们部是庸人。他们都是德国保守、软弱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

6.“当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他在这里常常不得不求救于强制性的结构,这些结构直到现在还引起他的渺小的敌人如此可怕的喊叫。”

黑格尔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为了完成他的哲学体系的需要,黑格尔在其哲学中采用一种发展公式,即发展的三段式。照黑格尔的说法,一切发展过程都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正题)被第二阶段(反题)所否定,第二个阶段又被第三个阶段(合题)所否定。黑格尔把这个三段式分为两次否定的过程:第一次否定是由“正”到“反”,第二次否定是由“反”到“合”,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黑格尔的全部哲学体系就是这样一个由“正”而“反”到“合”的推演系列。例如他把绝对精神的变化、运动、发展规定为三个阶段:逻辑阶段(正题)、自然阶段(反题)和精神阶段(合题)。绝对精神: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也是按照三段式发展变化的。黑格尔就这样用三段式的强制性结构硬套在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上,并作为建立他的整个唯心主义体系这个“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列宁曾指出:“??在黑格尔看来,观念的发展是按三段式的辩证规律来决定现实的发展的。”(《列宁选集》第1卷第34页)

黑格尔的二三段式公式有其合理内核,包含了事物由低级向高级辩证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剥去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外衣,指出这种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但是,在哲学上的一些庸人如朗格、毕希纳、杜林

等由于不懂得辩证法,也不懂得黑格尔哲学中包含着“合理内核”,对黑格尔采取极端粗暴和谩骂的态度。为此,革命导师对他们作了尖锐的批判。马克思于1870年8月27日致库格曼的信中指出:“朗格先生同样感到很惊奇,在毕希纳、朗格、杜林博士、费希纳等人早就一致认为:他们——可怜的俗物——早已把黑格尔埋葬了以后,恩格斯和我以及其他一些人竟还严肃地对待死狗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第259页)。恩格斯把他们称为黑格尔的“渺小的敌人”,列宁说:“毕希纳之流和杜林之流??一群雄鸡就是不能够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粪堆中啄出这颗珍珠。”(《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242页)

7.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两人之间的争论是在‘自我意识’对‘实体’的斗争这一哲学幌子下进行的。”

青年黑格尔派的施特劳斯(1808—1874)和鲍威尔(1809--1882)都对基督教进行了批判,并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作出无神论的结论。但对“福音”中关于耶稣的神话和传说如何产生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论。他们各自片面强调和发展了黑格尔体系中的一个方而,批判了黑格尔,“但同时他们两人都继续停留在黑格尔思辨的范围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77页)。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中认为这些神话故事是由最初的宗教团体内部根据传统神话不自觉地集体创作出来的,即是由许多人无意识地集体创造的结果。鲍威尔反对施特劳斯的看法,他在1840年写的《约翰福音批判》和在1841年写的《基督福音汇编批判》两本书中认为,耶稣不但不是神,而且历史上也根本没有过这样一个人。因此,“福音”中的神话和传说是没有根据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图有意识地凭空编造出来的。当时的宗教神学是普鲁士王国的精神支柱。他们的这种争论,就是要通过批判宗教,间接地否定德国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所以他们的争论是在“实体”和“自我意识”的斗争这一哲学幌子下进行的。

这个争论到后来变成了什么是世界发展的动力的争论。施特劳斯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实体”,即民族精神或国民精神。鲍威尔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自我意识”,即能“进行批判地思维”的杰出人物。但他们都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他们的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

“实体”和“自我意识”,本来都是黑格尔哲学中的概念,是“绝对观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施特劳斯坚持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立场,从绝对“实体”派生一切的观点出发;鲍成尔抓住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对它进行主观唯心主义的解释。他们通过争论,对封建制度的思想支柱——宗教进行了批判,这在历史上是有功绩的。但是,他们的批判仍然没有跳出唯心主义的圈子。

8.施蒂纳“用他的至上的‘唯一者’压倒了至上的‘自我意识’”

麦克斯·施蒂纳(1806—1856)是卡斯巴尔·施米德的笔名。施蒂纳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唯我论者,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施蒂纳发展了鲍威尔关于伟大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思想,并把它极端化了。1845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唯一者及其财产》的书。他在该书中宣扬了无限制个人自由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认为在社会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既不是“实体”,也不是“自我意识”,而是个人。他强调个人高于一切,认为“唯一者”即“我是唯一的实在,是至高无上的。国家、财产、道德、宗教以至整个世界及其历史都是“我”的产物,从而声称“我把一切都归于我。”为了个人自由,他反对一切国家、法律以及其他任何权力对个人

的约束。他说:“对我说来,没有任何东西高出于我??我向任何国家,甚至最民主的国家宣战。”他鼓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认为这是“自我意识”的唯一体现。他反对共产主义制度,主张将来的社会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手工业者的联盟。施蒂纳的这种观点反映了当时德国破产的小资产阶级企图保持个人独立和个人财产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对《唯一者及其财产》一书作了深刻的批判。

9.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

“自在之物”(或“物自体”)和“为我之物”是最先被康德用到哲学上的两个概念。在康德看来,“自在之物”是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但它又是不可认识的,不能变成“为我之物”——即已被认识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没有的,只有已经认识的事物和尚未认识但以后会被认识的事物的区别。当“自在之物”被我们认识之后便成了“为我之物”。实践乃是“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的基础和决定条件。

10.实在论

这里讲的“实在论”,指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就是通常人们所具有的自发的唯物论世界观,即意识到客观事物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有人就把唯物论叫做“实在论”,但是实在论还不是科学的唯物论世界观,列宁就不同意用“实在论”一词来代替“唯物论”一词。

在哲学史上“实在论”还有别的含义,如中世纪的“实在论”,即“唯实论”;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哲学叫做“新实在论”。它们都不是唯物论,而是唯心论的两个不同流派。

11.“绝对命令”

“绝对命令”是康德伦理学中的一个最高原则,又叫“至上命令”。他在伦理学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叫做“善良意志”。这个“善良意志”之所以“善良”并不在于它所产生的效果,而在于它“本身”就“善良”。只有从无条件的“善良意志”出发的行为,才是道德行为。康德把他这种所谓“无条件”的行为原则,叫做“绝对命令”。在他看来,“绝对命令”这个原则是普遍的,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是“先验的”,而不是从经验得来的。它是永恒不变的。康德的伦理学把行为的动机和效果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动机,不管效果,同时,又抹煞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显然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康德还认为,在现实的世界中,人的意志总不能完全按照道德原则办事,“善良意志”只有在所谓的“彼岸世界”里才能实现。因此,也就是要人们放弃斗争,容忍社会的不合理现状。马克思、恩格斯曾尖锐地批评了康德“绝对命令”的软弱无力,指出:“康德只谈‘善良意志’,那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并指出:“软弱无力的德国市民只有‘善良意志’”,而“康德的这个善良意志完全符合于德国市民的软弱,受压迫和贫乏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11-212页)。

12.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而且,甚至在基督教的领域中,这种宗教色彩,对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来说,也只表现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十三世纪起到十七世纪止”

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色彩,即欧洲资产阶级打着宗教的旗帜进行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只是表现在十三到十七世纪之间。十二、十三世纪,欧洲各国,特别是在意大利和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