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教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师大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教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题: 3.2圆的对称性

【学习目标】

1、 探索圆的对称性,能找出圆的对称轴。

2、 能运用其对称性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的推导。 难点:运用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认真完成教学案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疑问写出来,最后小组交流

并解决。

【旧知链接】

1、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叫做 。

2、中心对称图形是

【自主学习】

1.通过对折圆,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你能找到多少条对称轴?

(自学课本P70--P72思考下列问题)

由此得出:

0

2.一个圆绕它的圆心旋转180,与原来的图形重合吗?那旋转任意一个角度,还能与原图形重合吗?

由此得出:

3.认识弧、弦、直径这些与圆有关的概念 (1)圆弧:

如图:优弧: 劣弧: (2)弦: 如图:弦:

(3)直径:

如图:直径:

【合作探究】

1、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小组活动:

⑴在两张透明纸片上,分别作半径相等的⊙O和⊙O

''⑵在⊙O和⊙O中,分别作相等的圆心角∠AOB、∠AOB,连接AB、AB

'''''⑶将两张纸片叠在一起,使⊙O与⊙O重合(如图)

⑷固定圆心,将其中一个圆旋转某个角度,使得OA与OA重合

'' 5

在操作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的命题反映了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对于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你还有什么思考?你能够用文字语言把你的发现表达出来吗?

3、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 4、试一试:如图,已知⊙O、⊙O半径相等,AB、CD分别是⊙O、⊙O的两条弦填空: (1)若AB=CD,则 ,

︵︵

(2)若AB= CD,则 ,

''

O OD (3)若∠AOB=∠CO'D,则 , 5、在圆心角、弧、弦这三个量中,角的大小可以用度数刻画,弦的大小可以用长度刻画,那么如何来刻画弧的大小呢?

弧的大小: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

A B

C

【训练案】 1、判断:

(1) 直径是弦,弦是直径。 ( )(2 )、 半圆是弧,弧是半圆。 ( )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 )(4 )、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 ) (5)同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是等弧。( )(6) 、 在同圆中,优弧一定比劣弧长。( ) 3. 一条弦把圆分成1:3两部分,则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________。 4. ⊙O中,直径AB∥CD弦,AC度数?60?,则∠BOD=______。 5. 在⊙O中,弦AB的长恰好等于半径,弦AB所对的圆心角为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6

课题: 3.3垂径定理(选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垂径定理,并会应用垂径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掌握与垂径定理有关的推论,并能应用这一推论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垂径定理的掌握及运用. 难点:垂径定理的探索和证明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认真完成教学案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疑问写出来,最后小组交流

并解决。

【旧知链接】

1、如图,AB是⊙O的 ;CD是⊙O ;⊙O中优弧有 ;劣弧有 。

2.在 圆或 圆中,能够 叫等弧。

【自主学习】

1、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M. (1)此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由此得出:垂径定理:

符号语言:QCD是⊙O的 ,AB是⊙O的 ,且CD AB与M。

? = , = , = 。也可以表示为:

① CD是直径、AB是弦 ① ② ② CD⊥AB ③

7

3、看下列图形,是否能使用垂径定理?

OCBCC

【合作探究】

ADADEOOABEDB1、探索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如图,AB是⊙O的弦(不是直径),作一条平分AB的直径CD,交AB于点M.利用圆纸片动手做一做,然后回答:(1)右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2)你能发现图中有那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由此得出: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训练案】

1、证明:垂径定理。

2、如右图所示,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CD,点O是CD的圆心),其中CD=600m,E为CD上一点,且OE⊥CD,垂足为F,EF=90 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