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配套练习题(选择题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心理学配套练习题(选择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有些学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站在身旁,常常会感到不能很好作答,甚至有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称为( B )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去个体化

2.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D )

A.转移 B.反向 C.文饰 D.投射

3.工作时间或工作条件的改变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 C )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4.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 D.实验法

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C )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

6.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往,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这种人际需要属于( A )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情感需要 D.本能需要

7.“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D )

A.社会文化因素 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 D.生物遗传因素 8.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是受到( B )

A.社会发展的影响 B.自然科学的影响 C.文化发展的影响 D.社会科学的影响

9.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 C )

A.19世纪 B.19世纪80年代 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 B )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11.当人们脑电波为β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 B )

A.深度放松 B.正常清醒状态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

12.从复杂的环境中将一些感觉分离出来加以组织,并根据过去经验做出解释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被称为( A )

A.知觉 B.思维 C.辨别 D.推理

13.划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标准是( D )

A.学习策略 B.学习对象 C.学习内容 D.学习方式

14.学生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 D )

A.动作记忆 B.情景记忆 C.感觉记忆 D.语义记忆

15.“一题多解”、“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等练习可以训练学生( B )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16.“小明比小军高,小兰比小军矮,所以小明比小兰高”,以上推理属于( C )

A.归纳推理 B.三段论推理 C.线性推理 D.条件推理

17.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智力二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吉尔福特 D.斯皮尔曼

18.在动机理论中,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理论,被称为( A )

A.认知理论 B.期待理论 C.需要理论 D.交往理论

19.“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 D )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20.小明性格安静稳重,平时言语不多,但喜欢思考问题,大家形容她“火烧眉毛也不着急。”小明的气质类型属于( A )

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依恋行为 22.从众 23.心境 24.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简述毕生发展观。 26.简述影响人际吸引的条件。 27.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8.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29.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30.简述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任选1题作答,2题均答者,以前1小题计分,8分。第33小题必答, 10分,共18分)

31.试述影响压力的因素和正确的应对方法。

32.试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分析下面案例,并对学校领导班子的做法做出评价。

某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领导班子根据不同学历、年龄、职称层次的教师发展需要,制定了不同发展目标的考核标准,并引导鼓励教师根据学校考核标准,制定自己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近期及中长期专业发展计划,从而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33.试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2011年4月心理学真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A )

A.信息源 B.反馈者 C.信息 D.通道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D )

A.韦伯比率 B.平行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D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

A.分类和比较 B.分析和综合 C.抽象和概括 D.具体化和系统化

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C )

A.0.8 B.1.25 C.80 D.125

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 )

A.动力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A )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 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

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A )

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 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