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职高数学(基础模块)下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 学 过 程 教师 行为 说明 学生 行为 领会 思考 教学 意图 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 反复 强调 时间 50 ?a?q?a?aq?14,? ? a??a?aq?64.??q解得 a?4,?a?4,??1 ?或?q?.?q?2,?2?当q?2时 a4??2,aq?4?2?8, q2此时三个人钓鱼的条数分别为2、4、8. 当q?1时 2 a41??8,aq?4??2, q122此时三个人钓鱼的条数分别为8、4、2. 由于小明钓的鱼最少,小强钓的鱼最多,故小明钓了2条鱼,小刚钓了4条鱼,小强钓了8条鱼. 【注意】 将构成等比数列的三个数设为法.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a,a,aq,是经常使用的方q 启发 引导 提问 巡视 指导 思考 了解 动手 求解 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发现 归纳 60 21.求等比数列,2,6,?.的通项公式与第7项. 32.在等比数列?an?中,a2??1,a5??5, 判断?125是否25为数列中的项,如果是,请指出是第几项. - 21 -

教 学 过 程 *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 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结论: 教师 行为 质疑 归纳强调 引导 学生 行为 回答 理解 强化 教学 意图 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时间 70 an?a1?qn?1. *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 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 回忆 反思 动手 求解 提问 检验 学生 学习 效果 培养学生总结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 80 1已知等比数列{an}中,a4??1,a7??,求a11. 8解答1 由已知条件得 ?a1q3??1??61 ?a1q??8?1解方程组得 a1??8q?, 2 巡视 指导 因此 11. a11??8?()10??212811解答2 由???1q3得q?.所以 82111. a11?(?)?()4??82128 *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教材 (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6.3A组(必做);教材习题6.3B组(选做) 说明 记录 分层次要求 - 22 -

教 学 过 程 (3)实践调查: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教师教学后记】

项目 教师 行为 学生 行为 教学 意图 时间 90 反思点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有关知识; 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是否能利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在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存在哪些问题; 学生是否参与有关活动; 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数学活动中,是否认真、积极、自信; 遇到困难时,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克服; 学生是否积极思考; 思维是否有条理、灵活; 学生思维情况 是否能提出新的想法; 是否自觉地进行反思; 学生是否善于与人合作; 学生合作交流的情况 在交流中,是否积极表达; 是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生是否愿意开展实践; 能否根据问题合理地进行实践; 学生实践的情况 在实践中能否积极思考; 能否有意识的反思实践过程的方面;

【课题】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 (2)掌握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 能力目标:

- 23 -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与熟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向量的线性运算. 【教学难点】

已知两个向量,求这两个向量的差向量以及非零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 【教学设计】

从“不同方向的力作用于小车,产生运动的效果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 向量不同于数量,数量是只有大小的量,而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教材中用有向线段来直观的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数量可以比较大小,而向量不能比较大小,记号“a>b”没有意义,而“︱a︱>︱b︱”才是有意义的.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借助于位移来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的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

向量的减法是在负向量的基础上,通过向量的加法来定义的.即a-b=a+(-b),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得到,即a-b可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作向量减法时,必须将两个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

实数?乘以非零向量a,是数乘运算,其结果记作?a,它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向量a相同,其模为a的?倍.由此得到a∥b?a??b.对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要特别注意“非零向量a、b”与“??0 ”等条件.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揭示课题 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 如图7-1所示,用100N的力,按照不同的方向拉一辆车,效果一样吗? ①教师 行为 介绍 播放 课件 学生 行为 了解 观看 课件 教学 意图 从实例出时间 0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