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院的一些考题示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神学院的一些考题示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着力抓好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建设和谐社会。 2、着力抓好经济指标,着力推进城乡就业,着力建设现代农村。 3、着力抓好农民就业,着力推进教育改革,着力建设城乡一体。

(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旧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 和 。 1、节约利用(和)反复利用 2、全面利用(和)废物利用 3、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

(四) 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 可以实现。

1、(1)2005年 (2)2006年 (3)2007年 2、(1)2 (2)3 (3)4

(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推进 、 。

1、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2、政企分开、政工分开、政经分开 3、政社分开、政经分开、政教分开

(六)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 、 的旗帜。

1、和平、发展、跨越 2、和平、发展、合作 3、和平、平等、共处

(七)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在对台湾问题上,坚持 、 的基本方针。

1、和平共处、一国两制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和平统一、反对分裂(以上各题答案都以温总理今年在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准)

(八)我国制定《宗教事务条例》目的之一是:维护 与 。

年就、 、 1、宗教自由(与)社会和谐 2、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3、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 二、论述题(40分,不超过500字) 从以下五个方面论“和谐社会”

(一)以“和谐哲学”取代“斗争哲学”。

(二)“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 (三)“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四)“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五)宗教对人的约束作用,有助于增强人的自控性。基督徒应如何使自己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三、问答题(30分,不超过300字)

为什么说《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加强和推进两岸关系的法,是一部和平统一的法,而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也不是一部“战争法”? (二、三题请答在试卷反面)

名词解释:

1. 三位一体:只有一位神,在神的本体中存在三个位格的自我区分,分别是父、子、圣灵。三位同存同尊同荣。

2. 宇宙的基督:“宇宙的基督”是丁光训主教一九九一年七月访问英国时,在英国“中国教会之友”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出来的。 “宇宙的基督”其实质有两点:一、基督的主宰、关怀和爱护普及整个宇宙;二、基督普及到整个宇宙的主宰以爱为其本质。

3. 奥古斯丁:公yuan354—430年,是教会早期着名的神学家思想家,在教会内拥有极深远的影响。在经历奇妙的皈依之后,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主要着作包括:《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等。

4. 七十子译本:是旧约圣经的希腊文译本,成书于主前300—200年间的亚历山大,在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中流传,并让非犹太人有机会了解圣经。据说此译本是由七十二位学者负责翻译的,所以被称为七十子译本。

5. 吴耀宗:1893—1979年,中国基督教会的着名领袖,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人,爱国爱教的典范。

6. 马礼逊:新教的第一位来华传教士。来华25年开创教会许多工作,发展了中国第一个信徒,按立中国第一位牧师,并将圣经翻译为中文,编纂《华英字典》开办《华英书院》,揭开了新教传入中国的篇章。

7. 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是第一位对中国文学和典籍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不仅仅传播天主教,更将西方科学技术带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8. 登山宝训:新约圣经中《马太福音》的5—7章。主要记载了耶稣传道期间在山上的重要讲论,包括论八福、论祷告等等,成为基督徒言行遵守的准则。

9. 景教: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起源于今日叙利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曾在长安、泉州的等地广传。

10. 马丁路德:16世ji宗教改革时期的着名领袖,德国神学家,基督教路德宗的创始人。提出《九十五条》引发宗教改革的浪潮,注重因信称义、救赎恩典、唯独圣经等重要真理。

11. 圣徒:源于圣洁,是指神将信自己的人分别为圣,使他们在地位上成圣,更在实际生活行为上追求圣洁以致完全。

12. 尊主颂:记载于《路加福音》,马利亚得到天使报信之后所发出对神的颂歌,表明了她对神的顺服和尊崇,也鼓励后来的基督徒效法马利亚的信心与顺服。

13. 耶和华:神的名字,在出埃及记3章启示给摩西,中文译为“我是自有永有”,表明神的永恒和自存。

14. 道成肉身:是神的作为,圣子受父的差遣为成就父神的救赎计划而甘愿降卑,取了人的身体,成为人的样式,并死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

15. 神学思想建设:自1998年开始在丁光训主教提出加强神学思想建设之后开始的活动,为了在我国基督教里面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以回归基督教的真意,更好的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的相适应。

16. 先知:原意是涌出,是神所拣选的人成为传达神话语和信息的出口,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不断的出现,并在圣经中留下了先知书的着作。

17. 应许之地:指迦南地,今巴勒斯坦地区。圣经中神向亚伯拉罕显现,将迦南地赐给他的后裔。因此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就将迦南地作为神所应许给自己民族的应许之地。

18. 马其顿呼声:出自使徒行传保罗的异象。在异象中保罗看到一个马其顿人,因而知道神借此启示给他来指明保罗工作的方向。

19. 信经:源于拉丁文“我信”,是基督教权威性的基本信仰纲要,从初期教会开始就逐渐形

成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那修信经。

20. 宗教改革:1517年发起的基督教改革活动。在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的带领下,产生了基督教新教,脱离了天主教的垄断,回归到了教会原本的信仰中,并带来了社会思想的巨大变革。

21. 圣经观:指基督徒对圣经的认识。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我们相信是神所启示的,为了给我们指明神的心意和救赎的计划,并让我们可以认识神和得到神所预备的救恩。 简答题:

1. 对你而言,《圣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要点:圣经是神的启示,是信仰的权威,是基督徒伦理教导的基石,是信仰生命的灵粮。需要我们看重它,并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

2. 简述你对登山宝训的理解

要点:登山宝训是集中记述了基督对于跟随他的人的伦理道德上要求,提出了比旧约更高的要求,对于基督徒的言行和动机都有明确的要求,今天的我们仍要遵行。

3. 简述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要点:是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成立后,为摆脱教会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团结全国基督徒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积极参加国家建设的爱国爱教运动。

4. 从浪子回头的比喻,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上帝的爱的

要点:上帝的爱是不改变的、不止息的、无条件的,神不希望我们象大儿子一样只会指责自己的兄弟,而希望我们能明白神对我们的爱就象父亲对儿子的爱。

5. 旧约告诉我们“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新约却要我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如何理解这种不同。

要点:旧约的这个伦理要求有它的背景,而且它也要求不是过度的报复,而是公平的惩处。而对于新约的伦理要求来说,新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仅仅是对罪行进行惩罚和报复,更要紧的是心里不应当有仇恨,应该出于爱的目的和动机来行事,求他人真正的好处。 6. 简答三自的具体内容以及你对三自原则的认识(参3、11)

7. 谈谈你对下面经文的理解:腓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