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遥感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基本要素(成矿岩体、控矿断裂、围岩蚀变)相结合,提取矿床遥感地质信息,寻找区域找矿标志,并用矿床模式的概念来识别矿床赋存的遥感影特征,建立矿床遥感模型,逐渐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找矿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这也势必能为影像矿床的分析开拓新的思路,把矿床遥感地质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3.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成矿预测

当前易于寻找的露天矿床及近表矿床越来越少,找矿向隐伏矿及难以识别的矿床转移,找矿难度加大,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模式十分复杂,单因素的模式难以反映成矿的规律,仅80年代以来,遥感找矿工作者开始以GIS技术为基础,对大量不同来源、不同内容的图像或非图像子量进行综合处理,把原来的地学理论和逻辑思维转换成三维的直观和形象化得、时间和空间模型,把原来的定性概念转化为定量的观念和分析方法,进行多元化地学综合成矿。地物化资料与遥感资料的综合研究提高了地质解译与综合分析的效果与效率,已成为寻找巨型、大型矿床最为有效的找矿方法,也是当前世界找矿趋势。

四、遥感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

应用遥感技术预测矿床找矿靶区,是当前国内外矿产勘查方法探索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常规方法难以工作发现的隐伏矿床,遥感地质方法更显其优势,且日益显示其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遥感地质找矿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光谱、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及相关数据处理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矿产勘查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卫星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成像光谱技术、以及点式卫星遥感器的立体成像能力等方面的进展使得卫星定量填图变得有效而实用。卫星成像专家正在开发的新技术—定量构造填图法有可能用卫星取代野外工作。更能满足矿产勘查的实际需求。

1.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米级分辨率的卫星相继出现。美国IKONOS是空间成像公司(Space Imaging)为满足高解析度和高精度空间信息获取而设计制造,是全球首颗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IKONOS-1于1999年4月27日发射失败,同年9月24日,IKONOS-2发射成功,紧接着于10月12日成功接收到

第一幅影像。该卫星上装有柯达公司制造的数字相机。相机的扫描范围宽度11km,可采集1m分辨率的全色影像和4m分辨率的多波段(红、绿、蓝)影像。快鸟(QuickBird)遥感卫星于2001年10月由美国DigitalGlobe公司发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该卫星影像分辨率为0.61m,由于其分辨率高、覆盖周期短,目前世界上最先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美国地球之眼公司(GeoEye),在2007年春发射一颗迄今技术最先进、分辨率最高的商业对地成像卫星——地球之眼—1(GeoEye-1)。该卫星将能以0.41m全色(黑白)分辨率和1.65m多谱段(彩色)分辨率 每天搜集总面积达数十万平方千米的地图精度级图像,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在矿产勘查方面,高分辨率影像将发挥如下作用:a.与传统的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地物的几何结构和纹理信息显示更加明显,使得提取控矿的线性构造、环形构造成为可能;b.与DEM结合,有助于加强对微地貌的研究;c.高分辨率影像的多波段(红、绿、蓝)数据可以组合成近似地面真实色彩的图像,有利于遥感地质工作者直接在影像上发现铁帽、古人采矿遗迹等找矿标志。

2.成像光谱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遥感技术技术基础上,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地质体岩石、矿物识别和地质找矿勘查是成像光谱技术最能发挥优势的应用领域。根据矿物标型波谱特征应用成像光谱技术,有可能直接识别矿物及其组合类型,特别是识别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蚀变矿物,圈定热液矿化蚀变带,分析蚀变矿物组合,定量或半定量估计相对蚀变强度和蚀变矿物含量,探测一些蚀变矿物和造岩矿物的成分及结构的变异特征,分析蚀变带的空间分带,成矿成岩作用的温压条件、热动力过程和热液运移的时空演化,检测植被中毒和油气微渗漏引起的地植物异常,追索矿化热蚀变中心,有利于找矿靶区的圈定。在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评价以及一些基础地质研究中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能使地质找矿,乃至地质找矿理论研究方法都发生重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田淑芳,邝生爱《浅析遥感地质学教学方法》中国地质教育2000,3:43-44.

[2] 冯杭建,唐小明,游省易《泥石流调查遥感解译新方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3):124-129.

[3] 余其芬,杨世瑜,蒋劲《丽江市断裂构造遥感信息提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3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