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三中学校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宁波市第三中学校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同志为成员的审计组对我校林金妙校长进行了离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范围为2003年9月至2005年7月的学校经济活动情况。

10月15日,市委书记巴音朝鲁为我校离休干部郁文源老师题词“德寿”。 11月10日,市物理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在我校举行,特级教师张曦上了公开课。 11月11日,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大市共200多位老师参加。

省公安厅陈处长、市教育局陈大申副局长等6位同志组成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检查团”,来我校明查暗访。主要检查公安部和教育部制订的《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秩序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落实情况。

11月21—22日,197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及申报“名师带徒”的老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业务考核。

12月3日,张曦、朱军、何楠三人组成的校乒乓球代表队,参加第三届市教育系统部分单位组成的乒乓球联谊赛,获团体冠军。

12月10日,我校两件机器人作品《桥梁守护神》、《跳高杆复位器》获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联合主办的省首届校园创造发明总动员年度总决赛提名。

12月12日,市教育局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创省级标准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局组宣处苏泽庭处长作了指导性发言。我校作为市直属学校中第一所通过省一级标准的学校,作了经验介绍。

12月14日,我市第九批文明单位公布,我校通过了复评。下午举行了校首届“名师带徒”启动仪式。市《东南商报》等媒体对此次仪式作了报导。

该学年,政教处结合学校实际,对照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评选条件,推出了星级班级评比活动,星级班级评比标准共九大项目,每月评比一次,最高等级为五星级,三星级以上班级授牌。这活动开展以来,给学生的触动较大,同学们根据评比细则,找差距、定目标,班级面貌日新月异,班级凝聚力增强,班风学风明显改善。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促使青年教师成长。本学年,对教师培养采用普及加提高的方针。下半年,启动了“名师带徒”工程。通过选拔考试,13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与省特级教师、市名教师结成师徒关系。8月份,学校选派了张健翔、欧阳宇老师赴美国参加了为期50天的教育培训考察,开阔了他们教育上的国际视野,提升了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层次,带动了其他的青年教师教学理念的改观。由于广大青年教师能刻苦钻研业务,这学年在全国、市级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吴泽君老师八月份参加了由教育部在长沙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

45

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获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色彩写生第四名、理论知识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宁波第四届青年教师新五项基本功比赛中,常敏、陈晓波老师荣获城区一等奖,宋芳芳、毛敏露老师等获二等奖。郁晓雁、张健翔老师获三等奖。从教师业务提高的普及角度来讲,本学年开展了“一课两上三讨论”的主题教研活动。同样的教材,先在组内集体备课,充分讨论教法、学法,然后由一名教师备课执教,教后,组内教师再充分讨论上课得失、修改教案,然后再次在不同班级上这堂课,然后再进行第三次讨论。这方法实施一学年以来,教研组反映好,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很有帮助,对探索新的教法、学法很有启示。

该学年,学校提炼美术特色教育经验,探索特色学校的发展规律,美术特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活跃了学校整体的艺术氛围,带动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也因此而被审定为市首批美术特色项目学校。

学校的教科研在该学年又获大奖,课题《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宁波市首届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成果三等奖,课题《中学劳技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获宁波市人民政府第四届基础教育成果三等奖。

2006年,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校园,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办学,坚持“质量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思路,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在教育教学质量、德育、教科研等诸方面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月22日,全校教职工在宁波卷烟厂新大楼多功能厅举行全体教职工新春联欢会。 3月2日—3日,张曦校长带领高三备课组长、部分教研组长赴绍兴一中学习取经,交流高考备考策略。

3月5日我校义务送教进社区活动开始对东胜街道九个社区的初三学生进行义教。科目有:语、数、外、自然。活动时间:双休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和赞扬。

3月7日,市教育局华长慧局长、黄士力副局长带领主要处室的领导来校现场办公,就我校申报省一级重点中学事宜作出具体的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3月15日,开始拆除原宿舍楼、木工房。

3月28日,英语学科第九届城区教坛新秀评比在我校举行。30日部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赴嘉兴高级中学听课考察。

4月10日—13日,我校体育代表队赴慈湖中学参加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我校获城区直属高中第5名。

4月12日,第九届城区语文教坛新秀评比在我校举行。2006年省普通高校美术专业考试成绩揭晓。美术班报考的106名学生专业测试成绩合格,48人上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录

46

取分数线。专业美院成绩合格率达45.3%,其中钱早早、张一枝、张寅的成绩分别获美院的陶艺、玻璃造型、雕塑第一名。

第20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校3件作品获奖,《色环电阻识读器》和《井下煤矿安全保护章法》获物理学和工程学一等奖。《机器人专用数据传递器》获物理学二等奖。我校已连续4年在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6月14日,下午迎接我校上省一级重点中学初步评估。参加的省厅、市局领导的有:省督导处顾为处长、副局长陈大申、局长助理张力鸣、市局督导处黄鄂生、调研员陆久广等5人,他们对我校的稳中提升、内涵发展作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对校舍进行改造等指导性意见。

7月17日,由校长张曦以及顾振华、陆立裕、缪涯静老师带领58名高一高二学生赴日本静冈市作为期一周的修学旅行,并且与静冈市市立高中的学生进行友好交流。

8月8日,学校拆除了破旧的5号教学楼,改建成一个停车场。在所拆除的老教工宿舍地基上建成临时学生宿舍及一个网球场。

8月29日,七届二次教代会,审议2005学年度工作报告、“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对校内结构工资作了部分修改。

9月21日,第十届工会改选。

第十一届工会委员组成:主席:俞朝晖 副主席:朱军 女职委主任:谢映丽 委员:毛宇翰、刘云、姜飞乐、谢幼仙。

9月23日,市直属学校师生集体舞比赛在效实中学举行,在俞琳、陈文霞两位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高一年级20名学生和魏陶钧、陆文蓓(实习)老师组成的校代表队在18个参赛单位中荣获二等奖。

10月11日,市教育局张力鸣局长助理率宁大实习巡查组来我校了解宁大学生教育实习情况。第二天市教育局一行五人来校调研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

10月19日—20日,市教研室组织陈方梁、董五川、秦成维等各学科专家对我校高三教学质量进行调研,通过听课、座谈最后形成关于教学调研的文件,对我校高三教学整体情况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建议。

12月7日,成立校务咨询委员会。主任:戴高潮 副主任:张文康 委员:许谱槐、顾振华、陆立裕、范树怀、忻礼章、曹妍妍

该学年学校高考成绩在城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高考上线率98%,上本科学生数达349名之多。美术班继续在省内保持领先地位,3名同学在省美术专业联考中获专业第一名,

47

有16名同学进入各自专业的前50名。在市学科竞赛中也有较大的突破,高一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获三等奖2名;在全国生物联赛的城区、市两级比赛中,有7人获奖,在高一省化学竞赛中宁波赛区比赛中有21人获奖。

师资建设方面,该学年继续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又有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周勤、王咸丰二位老师被评为市学科骨干教师,竺宁彪、吴红燕二位老师被评为城区学科骨干教师;宋芳芳、张健翔、谢广寒被评为城区教坛新秀。在市第八届特级教师跨区带徒中,我校青年教师表现不俗,陈小波、常敏、徐玲玲被录取为特级教师学徒。徐玲玲、陈艳两位老师参加全国首届中小学主题班会课大赛,分别获取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徐玲玲老师赴成都进行现场班会课比赛,获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教科研方面,以张曦为组长的课题《普通高中开设“智能机器人”选修课的实践与研究》获200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宁波市人民政府第五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宁波市十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在体艺卫工作方面,学校被评为“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2006—2007年度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参加市教育系统第八届艺术节集体舞比赛获二等奖。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今年是第十七届艺术节,开设了十几个项目,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各方面才能,也大大增加了班级集体凝聚力。

学校还被评为2005年度市级治安安全单位,积极创建“平安校园”。制定安全工作预案,设立安全员,把好食品安全关,开设安全知识窗、利用班团课播放交流安全录像。聘请东胜派出所章耀祥所长任我校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对学生上普法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12月份,学校通过了市教育局的“平安校园”的评估。

新校舍建设工作有了新进展,教育局已批准斥资近2亿在后西河地块建造新校区,规划占地115亩,48个教学班级。为改善过渡时期的教学条件,学校拆除了原5号楼,建造了绿地、停车场及网球场。清理了三晖大楼出租房,把美术画室搬至三晖楼,并作了相应的布置。建造了临时学生宿舍,把原三晖楼的住宿生迁出,加强了对住宿生的安全管理。

国际交流方面:张健翔、欧阳宇两位老师赴美国进行为期50天的教育培训考察;张曦、顾振华、陆立裕、缪涯静等四位老师带领60名学生赴日本静冈县进行为期七天的国际交流;俞朝晖老师赴欧洲进行10天的教育考察。

该年度,学校获得的集体荣誉还有:宁波市第九批文明单位,宁波市第三届中小学科技作品展示评比一等奖,市教育工会“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教学教研组获宁波市“五一文明岗”称号。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