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四第一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高考生物一本培养优讲二轮限时规范训练:专题四第一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限时规范训练] 练思维 练规范 练就考场满分

一、选择题

1.(2018·湖北七市联考)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的分泌受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共同作用 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 C.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D.婴幼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其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

解析:婴幼儿因大脑的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会出现经常尿床的现象,但其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D错误。

答案:D

2.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人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B.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的参与 D.此过程涉及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解析: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神经递质,A正确;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B正确;心跳加速有激素调节,也有神经调节,C错误;神经调节中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涉及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D正确。

答案:C

3.(2018·江西宜春统考)下列关于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神经元上 B.激素在机体中发挥完生理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D.识别某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

解析:识别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除了分布在神经元上,还可分布于肌肉等上,A错误;识别某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只能分布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激素在机体中与靶细胞及靶器官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并发挥生理作用后会立即被灭活,B、D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

答案:A

4.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 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析: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不属于反射,A错误;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减小或不出现动作电位,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不进入受体细胞,C错误;抗体与抗原结合,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项错误。

答案:B

5.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间接调节血糖平衡 B.下丘脑通过分泌并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 C.下丘脑是躯体感觉和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

D.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激素的分泌,阻断下丘脑与垂体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胰岛

解析: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使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见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必须通过效应器内分泌腺分泌相应的激素才能间接起作用,A正确;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B错误;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不需经过垂体,因此阻断下丘脑与垂体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内分泌腺是胰岛,但促性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D错误。

答案:A

6.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的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图乙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 ②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 ③ab段为静息电位 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从图甲看,没有刺激前测出的是膜内外的电位差为70 mV,即ab段为静息电位,显示的是膜外电位,给予刺激后细胞兴奋大量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发生在bc段,cd段是恢复到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所以B选项正确。

答案:B

7.如图表示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B.若该细胞是垂体细胞,则A可以是甲状腺激素

C.若突触后膜的D损伤会引起兴奋传递中断,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D.若图中A、B、C分别是胰岛素、葡萄糖、多糖,则该细胞一定是肝细胞

解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B正确;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兴奋传递中断,则效应器不发生反应,C正确;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合成多糖,主要发生在肝细胞、肌细胞,D错误。

答案:D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3号瓶、4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是影响TSH分泌的因素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D.由3号瓶、4号瓶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解析:3号瓶、4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TSH,A正确;2号瓶说明TSH不是由下丘脑分泌的,3号瓶与5号瓶对比说明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TSH,B错误;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可知,只有培养液或下丘脑,没有TSH的生成,而有垂体则有TSH的生成,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C正确;由3号瓶、4号瓶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D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2018·河北衡水模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人体除了人脑主生物钟外,还存在肝脏、胰脏等器官和脂肪组织中的局部生物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________,该结构还具有分泌功能,如能分泌________激素调节水盐的平衡,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进而垂体调节性腺的活动。

(2)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的细胞中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科学家发现,若小鼠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被敲除了,小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机体存在与肝脏生物钟相反的调控系统,在进食后限制过多的血糖。这一系统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激素,这种物质由________细胞产生。当人用餐后,葡萄糖进入血液,引起该种激素的

分泌,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解析:(1)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的平衡;下丘脑还能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的活动,进而垂体调节性腺的活动。(2)人体内所有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分裂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中都含有相同的基因,故活跃在人脑中的主生物钟基因在肝脏、胰腺等组织的细胞中也存在;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分泌到血液中,受生物钟基因调控,因此,敲除小鼠肝脏细胞中的生物钟基因后,小鼠会出现低血糖症状。(3)在进食后限制过多的血糖主要是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产生,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答案:(1)下丘脑 抗利尿 促性腺激素释放

(2)存在 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并释放进入血液,受生物钟基因调控 (3)胰岛素 胰岛B 摄取、利用和储存

10.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Ⅰ、Ⅱ、Ⅲ表示三种模式,乙图为模式Ⅲ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1)甲图中模式Ⅰ所示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调节,一个典型实例是________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能通过甲图中模式________进行,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

(3)人体血糖升高时,也可以通过甲图中模式Ⅲ调节________的分泌量,以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模式Ⅲ中,兴奋在A处的传递方向是(用乙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____。

(4)乙图中离子X是________,c对应的膜电位变化和a对应的膜电位变化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1)甲图中模式Ⅰ所示的调节方式为: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 垂体――→内分泌腺→激素,所

促激素

以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一个典型实例是甲状腺激素(或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2)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