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稿(王国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修改后的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稿(王国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致教育 成就人生

5、如图是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试画出这个力的方向和力臂。

6、如图所示,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 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 纽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 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__________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B换到秤纽C时,最大测量值将变__________。

7、一个原来水平静止的杠杆,如果再作用一个力后,杠杆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此力可能是( )

A、竖直作用在动力作用点上

B、竖直作用在阻力作用点上

C、竖直作用在支点上 D、作用在杠杆的任一点,但力的作用线必须与杠杆垂直 四、能力提升

1、小丽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1)塑料直尺放在圆柱形水杯上,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则支点O与直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在同一竖直线上。

(2)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

①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________端将下沉。 ②小丽将乙图中测出的l1、l2作为力臂的大小,是否正确?为什么?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45 — 立德 雅行 笃学

精致教育 成就人生

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调节。如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动力F1/N 1.5 1 1 动力臂l1/cm 10 20 20 阻力F2/N 1 1.5 阻力臂l2/cm 10 10 (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反思

—46 — 立德 雅行 笃学

精致教育 成就人生

课题:其它简单机械 序号:17

姓名:____________

备课人:黄志红 审核:九年级物理组 时间:2009年7月30日

班级:____________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 课 时:1课时 导学方法:探究、归纳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使用定滑轮__________省力,__________改变动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___杠杆,试画出其杠杆示意图。

2、使用定滑轮沿不同方向拉力________,重物移动距离________绳端移动的距离。 3、定滑轮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滑轮__________省力,但__________距离(S绳?_______h,动滑轮的实质物)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__________的杠杆,试画出其杠杆示意图。

5、滑轮组__________省力,但__________改变动力方向,若绳段数为n,则绳端移动距离__________重物上升高度的几倍(S绳______nh。 物)

6、轮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轮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使用斜面__________距离,但__________力。斜面特点的定性解释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皇导学 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

(1)注意事项:用弹簧秤挂钩__________拉绳,不计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现象:弹簧秤示数__________物重。 2、探究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

(1)注意事项:用弹簧秤挂钩__________拉绳,不计__________。

(2)动滑轮的特点:若不计G动,F=__________;若考虑G动,则F=__________。 (3)滑轮组的特点(绳子段数为n):若不计G动,则F=__________;若考虑G动,则F=__________。

—47 — 立德 雅行 笃学

精致教育 成就人生

3、探究斜面的特点:

(1)注意事项:用弹簧秤挂钩__________拉物体。 (2)讨论使用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并用实验检验。

三、学生练习

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滑轮重不计,若拉力F=4N,则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2、如图所示,滑轮A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 作用是__________,滑轮B是__________滑轮,它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a、b、c是三个连接 在绳子上的弹簧测力计,其示数分别为Fa、Fb、Fc,

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不计摩擦阻力)。

3、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健身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肌肉, 使用时,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端用力FB拉绳,使总重为 G的物体匀速上升,若每个滑轮重

G,则FB=__________;当 20绳B端固定不动,腿在A端用力FA拉绳,仍使该重物匀速上升, 则FA=__________。(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4、用两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400N的物体,最小拉力为__________,若每个滑轮重20N,则最小拉力为__________。

5、如图中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为40N, 画出滑轮组组装图,使向右拉力为20N时,物体 向左匀速运动。

6、用一根最大可承受400N拉力的绳,通过滑轮组提升重1000N的物体,已知每个滑轮均重100N,试画出其中一种组装图。

7、如图甲、乙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 两图中物体和筐总重均为600N,G人=600N, G动=100N,则两人拉绳的力分别为

F甲=__________,F乙=__________,若两 筐均以1.2/ms的速度上升,绳端的移动速度 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定滑使用动滑8、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时,

实验次数 物重(N) 轮时弹簧轮时弹簧完成了表中所示数据。分析数据后发现

秤示数(N) 秤示数(N) 与书上结论有偏差。 1 1.00 0.60 0.65 ①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8 — 立德 雅行 笃学

②你对以上实验方法有什么改进意见? 2 3 1.50 2.00 1.10 1.60 0.90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