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指导2009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指导2009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Eppendorf管中。

11、加等体积氯仿抽提一次,12000 rpm离心5分钟,取上层水相至另一支新Eppendorf

管中。

12、加0.6倍体积异丙醇,置冰浴3 0 min ,12000rpm离心10分钟, 弃上清。 13、沉淀用70%乙醇0.5 ml洗一次,弃上清,室温放置10分钟,挥干乙醇。

14、用30 μl TE溶解沉淀的DNA,置4℃保存,(不要吹打,放置10分钟后自然溶解)。

质粒示意图:

5

实验二 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原理]

琼脂糖凝胶(agarose gel)电泳是分离鉴定和纯化DNA分子的最常用的方法。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可以分离从100bp至60kb的DNA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不仅与其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即分子量越大,迁移速率越慢;而且还与DNA分子构型有关,对于分子量相同而构型不同的DNA分子来说,迁移速率为负超螺旋构型分子>线状构型分子>开环状构型分子。

质粒DNA在电泳体系中带负电向正极移动,由于质粒DNA有三种存在形式,(1)共价闭环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μlar DNA,ccc DNA),常以负超螺旋构型存在;(2)开环DNA(open circμlar DNA,oc DNA),质粒DNA双链中有一条链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形成缺口,可以自由旋转从而消除了张力,形成松驰的环状分子;(3)线状DNA(linear DNA),质粒DNA的两条链在同一处断裂而形成线状分子;因此,在电泳时,同一质粒的不同构型有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得到分离,从阳极至阴极分别为共价闭环DNA、线状DNA和开环DNA。

由于低浓度的荧光染料溴化乙锭(ethidum bromide,EB)会嵌入到DNA分子的碱基对中形成荧光复合物,在紫外线激发下发射荧光,其强度与DNA的含量成正比(肉眼观察可检出0.05-0.1 ug的DNA)。

因此,DNA在含有EB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结束后,可在紫外灯下观察质粒DNA在凝胶中的位置和含量。 [器材]

1、稳压稳流电泳仪 2、小平板电泳槽 3、紫外检测仪

4、照相机(带快门线及黄色滤光片) 5、黑白胶卷 6、微量进样器 7、移液器及吸嘴 8、胶带

6

9、Eppendorf管 10、眼科镊子 11、手术 [试剂]

1、TAE缓冲液

(1)贮存液:50×TAE:每升溶液中含242克Tris,57.1毫升冰乙酸,100毫升0.5mol/L

EDTA(pH 8.0)。 (2)工作液:1×TAE

2、10×上样缓冲液:0.25%溴酚兰—40%(W/V)蔗糖水溶液。

3、1.0%琼脂糖:称1.0克琼脂糖,加100毫升1×TAE缓冲液,加热溶解。

4、10mg/ml溴化乙锭贮存液:1克溴化乙锭(溴化乙锭为核酸的荧光染色剂,有强烈的诱变性和中度毒性,使用时需戴手套)用100毫升重蒸水溶解,避光保存。

[实验步骤]

1、准备小平板电泳槽,取出平板,用胶带封口,放回槽内,并插上样孔梳,调节上样孔梳,使上样孔梳底部与凝胶模底板的距离为0.5-1.0mm。

2、将用1×TAE缓冲液配制的1.0 % 琼脂糖凝胶置微波炉或沸水浴加热使之熔化,冷却至60℃后加入溴化乙锭贮存液至终浓度为0.5ug/ml,混匀。

3、将琼脂糖凝胶趁热倒入平板达3—5毫米厚,静止40分钟让其完全凝固。

4、去掉平板两端的封口胶带,将凝胶随凝胶模一起放入加有足量的1×TAE缓冲液电泳槽中(缓冲液浸没过凝胶面2—3毫米),小心拔出样孔梳。

5、取5μl质粒DNA,加入1 μl 6×上样缓冲液,混合后用微量进样器小心加入样品孔。 6、以靠近上样端接负极,另一端接正极,接通电源,以5v/cm(该距离为电泳槽两电极间的距离,非凝胶自身的长度)的电压电泳30—60分钟。

7、电泳结束后,带上保护手套,倾去电极缓冲液,取出凝胶置透明薄膜上,在紫外灯下观察电泳结果,并照相(光圈5.6、B门暴光2-5分钟)记录结果。

7

附表:

含不同量琼脂糖的凝胶的分离范围

琼脂糖含量 线性DNA分子的有效分离范围 [% (W/V)] (KB)

0.3 5 - 60

1 - 20 0.8 - 10

0.9 0.5 - 7 1.2 0.4 - 6 1.5 0.2 - 3 2.0 0.1 -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