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城市标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广东省卫生城市标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编制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公共厕所(含粪便处理)等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实施。

(三)市容环境整洁美观。城区内乱搭建、乱占道、乱摆卖、乱拉挂物、乱停放、乱张贴、乱吐、乱扔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无违章饲养禽畜;建筑物立面定期维护、粉饰,户外广告、标牌等设臵规范有序;各单位门前卫生责任制落实;进出口路段无违章建筑,道路清洁、交通畅顺;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四)城区道路硬底化率达98%以上;市内主干道、商业街两侧、旅游景点、公共场所,按规定设臵足量果皮箱(废物箱),果皮箱洁净完好、不孳生苍蝇;城区下水道密闭畅通,管网覆盖率达95%以上;各类地下沟渠不孳生“四害”;城市美化、亮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达98%以上。

(五)城区清扫、保洁质量达到《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要求,重点路段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20%以上;推行垃圾袋装化和上门收集,普及率达90%以上;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机团企事业单位的垃圾实行密闭管理。 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运输车辆数量充足、密闭、标志清晰,运输过程无垃圾飞扬、撒漏、拖挂和污水滴漏现象。 垃圾收集、转运站设臵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要求,布局选址合理,封闭式管理,

有给排水设施,飘尘、噪音、臭气、排水指标符合环境监测标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垃圾处理场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六)城区内所有厕所均为水冲式厕所,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公厕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要求,其中二类标准以上(含二类)不少于80%。公厕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

(七)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布局合理,高台摆卖,秩序良好,环境清洁。地面硬底化,给排水设施配套完善,排水畅通。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完善、日产日清;除“四害”措施落实;食品卫生符合规定要求。市场周围无占道经营及乱摆卖,车辆停放有序。公厕卫生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要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污水处臵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无违禁销售野生动物。

(八)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施工场地设臵的隔离护栏规范,高度不低于18米,不污染周围环境,不影响市容。场内物料堆放整齐,环境清洁,宿舍、食堂、厕所卫生符合规定要求;除“四害”措施落实。待建工地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九)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以上。绿化管理

好,树木、花草生长良好;主次干道有行道树,树形整齐,花基、草坪无垃圾杂物。

四、环境保护

(一)全年市区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的80%。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三)流经城市的主要河流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内无劣Ⅴ类水体。

(四)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五)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A)。

(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5%。 (七)工业固体废物处臵利用率≥70%。

(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珠三角地区≥50%,其他地区≥40%。

(九)近两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件。 五、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

(一)认真贯彻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落实,资料齐全。

(二)各类公共场所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有卫生管理组织(人员)及管理制度,内外环境整洁,卫生设

施符合卫生要求,主要卫生指标(空气质量、通风、用品用具消毒效果等)符合卫生标准要求。从业人员体检率和卫生知识培训率均达98%以上,“五病”患者调离率达100%。

(三)旅业有杯具、拖鞋、布草等公共用具消毒、保洁设施,并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公用设施每客用后消毒,床上用品清洁,一客一换。

(四)理发美容用毛巾、刀具、脸盆等用具一客一消毒,消毒、保洁设施配套、措施落实,使用的化妆品符合有关规定,有皮肤病患者专用剪、刀具及工具箱。

(五)公共浴室有禁止性病、传染性皮肤病就浴标志,有公共用具消毒保洁设施,杯具、床上用品、毛巾、衣服、拖鞋、修脚工具等一客一换一消毒。

(六)人工泳池设计须符合卫生要求,池水定时更换或补充,水质符合卫生要求,按规定设强制通过式消毒池,严禁有关传染病患者进入游泳,禁止出租泳衣裤。

(七)歌舞厅环境清洁,通风排气符合卫生要求,禁止吸烟,洗消保洁设施符合卫生要求,公共用具消毒落实,另设有吸烟室。

(八)网吧通风采光、环境卫生符合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九)饮用水源保护符合卫生要求,自来水厂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按规定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定期监测,总合格率达98%以上。二次供水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