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外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学前教育史(外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育中心”;他们可以与保育所或者儿童中心的诊疗所结合起来。所有保育集体每60人配备一名有资格的教师,每10人至少配有一名修完2年培训课程的保育助理来担任每天的保育工作。每周保育五天。

(2)在公共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权对非盈利的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

(3)最理想的是将包括保育集体在内的一切幼儿保护服务机构都统一在各个收容儿童的设施及小学校的领导之下,同时在制定新的地区计划和对老区重新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幼儿教育。

4、《教育白皮书》(1972)对英国学前教育的意义

1972年教育科学大臣萨切尔发表《教育白皮书》,提出将“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内阁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政策之一。白皮书肯定了普洛登报告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的计划,打算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为此,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初政府外,依靠地方教育行政当局的周密计划,以及自由团体、教师和家长的大力协助。

第二,确保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队伍,必须在进一步改革大学幼儿教师培训课程的同时,对非正式教师进行特别训练。

第三,政府为实现上述计划,提供必要的经费援助。

1972年白皮书发表以后,英国的学前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5、学前游戏班运动的主要内容

学前游戏班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的学前教育组织形式,属民间性质。是由儿童救济基金会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它以为幼儿提供游戏场所为明确目标,以大城市为中心设立。收容2-5岁的幼儿,这种游戏班几乎都没有自己独立的设施,而是免费借用成人俱乐部和教堂、婴幼儿福利中心等作为活动场所。

学前幼儿游戏班多数在早晚活动,每个班15-20人,保育时间在2-3个小时,每周2-3次,管理人员主要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妇女。教师或保育园多由孩子的母亲自愿担任,轮流值班。

在正规学前教育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学前游戏班担负起补缺救急的任务。这种机构后来

49

并未消亡,一直保留至今,成为英国学前教育体系的补充类型之一。

第一节 法国的学前教育

1、 母育学校

母育学校是法国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受教育部或地方当局的管辖。公立母育学校由国家和地方自治团体开办并支付经费,实行免费,但不属于义务教育。私立母育学校由慈善团体、联合产业、商会及私人开办,实行免费。

母育学校分为大、中、小班,教育内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安排,中班后渗入较多的文化知识性的内容,大班更要加强读、写、算的基础训练;每班不超过30人,儿童每天在校时间为6小时,60年代后,为满足社会(特别是劳动妇女)的需要,在校时间延长为10-12小时。母育学校非常重视和家长的联系以及儿童身体的检查。

2、《费里法案》(1981年、1982年)对幼儿教育的规定及意义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两度出任教育部长的费里主持了《费里法案》。1881年和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历史上实施最长久的一个教育法令《费里法案》,这个法令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并规定初等教育中免费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母育学校。《费里法案》规定: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将国内的幼教机构改称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招收2-6岁的幼儿,实行免费,统一教育。《费里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法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对法国学前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

3、《戈勃莱法案》(1886年)对幼儿教育的规定及其意义。

1886年10月,法国颁布了《戈勃莱法案》,规定:凡是超过2000人的居民区都应该开办幼儿学校,免费招收2-6岁的儿童,儿童毕业后可以升入与它衔接的小学。1887年为了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又专门颁布了一个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大纲的通知,指出,所有的幼儿教育机构都应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经费和师资应该予以保证,应该重视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

4、《哈比教育法》(1975)对学前教育目标的规定及其对法国20世纪70年代幼儿教育的影响。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