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的质量影响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质量。

有效的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下列功能并保留记录结果:

1.识别和记录全部经授权的交易;

2.及时、详细记录交易内容,并在财务报告中对全部交易进行适当分类;

3.衡量交易价值,并在财务报告中适当体现相关价值;

4.确定交易发生的期间,并将交易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5.将相关交易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作适当披露。

如果注册会计师依赖相关信息系统形成的财务信息和报告,则必须考虑相关信息和报告的质量,就要在整个过程中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授权体系及访问权限制等四个方面。

二、信息技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取决于被审计单位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

1.积极影响

(1)能有效处理大流量交易及数据;

(2)比较不容易被绕过;

(3)系统、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的相关安全控制职责可以有效分离;

(4)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并使信息变得更易获取;

(5)提高管理层对企业业务活动及相关政策的监督水平。

2.消极影响

(1)可能对数据进行错误处理,也可能处理错误的数据;

(2)如相关安全控制无效,会增加对数据信息非授权访问的风险;

(3)数据丢失风险或数据无法访问,如系统瘫痪;

(4)不适当的人工干预或人为绕过自动控制。

三、注册会计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1.对业务流程开展和内部控制运作的理解。

2.对信息系统相关审计风险的认识。

3.审计范围的确定。可能受困于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

4.审计内容的变化。审计内容很可能包括对自动控制的测试。

5.审计线索的隐性化。信息系统封装了信息处理的过程,处理和运算独立于系统的用户。

6.审计技术改进的必要性。传统的抽样方法难以覆盖海量数据。

7.有待优化的知识结构。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熟悉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系统的风险及控制。

8.与专业团队的充分协同工作。审计各个阶段都应积极引进专业人员并与其协同工作。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一、在审计报告中单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单设一部分,以“关键审计事项”为标题,并使用恰当的子标题逐项描述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部分的引言应当同时说明下列事项:

1.关键审计事项是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

2.关键审计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整体形成审计意见,而不对关键审计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二、描述单一关键审计事项 1.描述的目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逐项描述每一关键审计事项。描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明、不偏颇的解释,以使预期使用者能够了解为何该事项是对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以及这些事项是如何在审计中加以应对的。

2.描述的要素

对关键审计事项描述是否充分属于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可以描述下列要素:

(1)审计应对措施或方法中,与该事项最为相关或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最有针对性的方面;

(2)对已实施审计程序的简要概述;

(3)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

(4)对该事项作出的主要看法。

在描述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分别索引至财务报表的相关披露(如有),以使预期使用者能够进一步了解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如何应对这些事项。

3.描述的语言

注册会计师以一种简明且可理解的形式提供有用的信息,可能需要注意用于描述关键审计事项的语言,使之:

(1)不暗示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时尚未恰当解决该事项。

(2)将该事项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形紧密相扣,避免使用通用或标准化的语言。

(3)考虑该事项在相关财务报表披露(如有)中是如何处理的。

(4)不包含或暗示对财务报表单一要素单独发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