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道岔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操纵后__能转换回到原位。

20.ZYJ7-220+120/1800+4200电液转辙机 电源电压380V 额定转换力1.8/4.2KN 动程220/120mm 工作电流≤1.8A 动作时间≤8S 单线电阻≤54? 动作压力不大于9.5MPa 溢流压力不大于12.5MPa 溢流时拉力约为2.7/5.5KN 。 21.电液转辙机应使用YH-10号航空油。油箱油位应保持在油标尺上、下标记之间。

22.ZY(J)7型电液转辙机动接点在静接点片内接触深度不小于4mm,用手扳动动接点,其摆动量不大于2mm;动接点打入静接点时,与静接点座应保持3mm以上间隙;接点接触压力不小于4.0N;启动片落下前,动接点在静静接点内窜动时,应保证接触深度不小于2mm.。

23.ZY(J)7型电液转辙机当滚轮在动作板上滚动时,启动尖与速动片的间隙为0.3-1.3mm.。

24.ZY(J)7型电液转辙机滚轮在动作板上应滚动灵活,落下时滚轮与动作板底部受力,并与动作板斜面有0.5mm以上间隙。

25.ZY(J)7型电液转辙机当锁闭(检查)柱因故落在锁闭(表示)杆上平面时,动接点环的断电距离应不小于2.5mm,与另一侧接点距离不小于2.0mm. 。 26.电液转辙机锁闭柱与锁闭杆缺口两侧的间隙;外锁闭为2mm±0.5mm; 检查柱与表示杆检查块缺口为4mm±1.5mm.

27.电液转辙机惯性轮与电机轴摩擦作用良好,接点不得反弹,手动检查不抱死。 外锁闭装置及安装装置应安装方正、平顺,可动部分在道岔转换过程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别劲、卡阻现象。

28.各牵引点和密贴检查部位的尖轨斥离位置与基本轨间动程和外锁闭装置的锁闭量定、反位两侧应均等,其不均等偏差应不大于2mm.。尖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65±5mm锁闭量≥35mm. 。尖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5±5mm锁闭量≥20mm.。 心轨.第一牵引点动程117/116±3mm锁闭量≥30mm. 。心轨.第二牵引点动程70mm锁闭量≥20mm..。

29.钩型外锁闭装置两侧基本轨上锁闭框的安装孔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30.锁闭铁、锁钩与锁闭杆接触的摩擦面及运动范围内应保持清洁、滑润、无锈蚀、无砂尘、无异物,运动灵活,无卡阻。

31.钩型外锁闭装置各处绝缘的安装应正确、不遗漏,并保持完整、绝缘良好。 钩型外锁闭装置表示杆、动作杆连接要平顺,无别卡,各连接销应置入或退出顺畅,不得强行敲击。

32.钩型外锁闭装置在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钩两铡以及锁闭铁的滑动面不能有异常磨痕。

33.当道岔被挤时,SH6型转换锁闭器应能可靠断开 表示接点 。

34.ZYJ7型电液转辙机油路系统内无空气,转换时应保证有足够的 工作压力 ,转换速度应能做到主、副机协调同步。

35.电液转辙机使用中油箱常备油量用 油标尺 测量,应保持在上、下标记之间。 二、选择题

1.道岔转辙装置安装后,各种连接杆的调整丝扣的余量,不得小于( B )。 (A)5mm (B)10mm (C)15mm (D)20mm 2.道岔表示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 C )。 (A)0.1mm (B)0.3mm (C)0.5mm (D)1mm 3.道岔动作杆的销孔旷量应不大于( D )。

(A)0.1mm (B)0.3mm (C)0.5mm (D)1mm

4.道岔转换与锁闭设备中穿过轨底的各种物件,距轨底的净距离为( B )。 (A)大于5mm (B)大于10mm (C)大于15mm (D) 大于20mm

5.列车运行速度小于120km/h线路上的道岔,两牵引点间有(D)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接通表示。

(A)4mm (B)5mm (C)6mm (D)10mm

6.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小于160km/h线路上的道岔,密贴段牵引点有( A)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表示。 (A)4mm (B)5mm (C)6mm (D)10mm

7.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20km/h小于160km/h线路上的道岔,两牵引点间有(D)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接通表示。

(A)4mm (B)5mm (C)6mm (D)10mm 8.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上的道岔,密贴段牵引点有(A)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锁闭和接通表示。

(A)4mm (B)5mm (C)6mm (D)10mm

9.列车运行速度大于160km/h线路上的道岔,两牵引点间有(B)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能接通表示。[321010203]

(A)4mm (B)5mm (C)6mm (D)10mm

10.尖轨、心轨、基本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C)。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11.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刨切部分应与基本轨、翼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A)。 (A)1mm (B)2mm (C)3mm (D)4mm

12.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应不大于(B)。 (A)1mm (B)1.5mm (C)2mm (D)2.5mm

13.道岔转换时基本轨横移不得导致道岔的( C)锁闭。 (A)错误 (B)正常 (C)4mm (D)10mm

14.道岔的密贴调整杆、表示杆等其水平方向的两端高低应不大于(A)。[321010203]

(A)5mm (B)10mm (C)15mm (D)20mm

15.连接轨枕的托板与两基本轨轨顶面的延长线平行,拖板两端及两托板的高低偏差应不大于(A)。[321010203]

(A)5mm (B)10mm (C)15mm (D)20mm 16.道岔集中修周期一般为(C ),由铁路局确定。 (A)3年 (B)4年 (C)5年 (D)8年 17.转辙机直流电机实现反转通常使用( B )。 (A)改变电枢电流方向 (B)不同的励磁线圈 (C)改变励磁电流方向 (D)增加换向器

1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异步”是指转子的转速总是( B )旋转磁场的转速。 (A)大于 (B)小于 (C)异于 (D)等于

19.转辙机的电动机,它的激磁绕阻和电枢绕阻是( A )。 (A)串激 (B)并激 (C)复激 (D)单激

20.主磁极上有两个励磁线圈,一个与电枢电路并联,另一个与电枢电路串联的直流电动机属于( D )。

(A)他励直流的直流电动机 (B)并励直流电动机

(C)串励直流电动机 (D)复励直流电动机

21.( A )状态下的道岔,在转换过程中,会使动作杆扭动,加重牵引负载。 (A)道岔不方 (B)道岔反弹 (C)尖轨拱曲 (D)吊板

22.在分线盘上,测量X1线(或X2)与X3线端子的电压来判断道岔表示电路故障,当测得交流电压为105V,直流电压为0V,可判断为( B )。 (A)室外二极管击穿造成短路 (B)室外断线 (C)室内断线 (D)电容短路

23.装有电液转辙机的分动外锁闭装置,在道岔开口符合要求时限位块与锁闭框间隙不大于(C )。

(A)1mm (B)2mm (C)3mm (D)4mm 24.分动外锁闭道岔的调整顺序是:( C )。

先调整锁闭量,再调整密贴,最后调整表示缺口。 先调整锁闭量,再调整表示缺口贴,最后调整密。 先调整密贴,再调整锁闭量,最后调整表示缺口。 先调整密贴,再调整表示缺口,最后调整锁闭量。

25.三相交流转辙机表示电路中二极管的技术指标是( A )。

反向电压不小于500V,正向电流不小于1A 反向电压不大于500V,正向电流不大于 1A 反向电压不小于1000V,正向电流不小于1A 反向电压不大于1000V,正向电流不大于1A

26.电液转辙机油缸连续往复动作( C )后,活塞杆两端油膜不成滴。 (A)10次 (B)15次 (C)20次 (D)25次

27.电液转辙机胶管总成外露部分及与槽钢进出口处防护设施齐全,转角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A )。

(A)150mm (B)200mm (C)250mm (D)280mm

28.电液转辙机,用手扳动动接点,其摆量不大于( B )。 (A)1.5mm (B)2mm (C)3mm (D)4mm

29.电液转辙机,当滚轮在动作板上滚动时,启动片尖与速动片的间隙为( C )。 (A)0.3mm~0.8mm (B)0.5mm~1.7mm (C)0.3mm~1.3mm (D)1mm~3mm 30.电液转辙机,滚轮在动作板上滚动灵活,落下时滚轮与动作板底部不受力,并与动作板斜面有( A )以上间隙。

(A)0.5mm (B)1mm (C)1.5mm (D)2mm

31.电液转辙机,当检查柱因故落在锁闭杆上平面时,动接点环的断电距离应大于( B )。

(A)1mm (B)2.5mm (C)3.5mm (D)4mm

32.电液转辙机,当检查柱因故落在锁闭杆上平面时,与另一侧接点距离不小于( D )。

(A)0.5mm (B)1mm (C)1.5mm (D)2mm 三、判断题

1.电动转辙机每转换一次,转换锁闭装置完成两个程序:转换和锁闭。(×) 2.BD1-7型变压器用作道岔表示电源的隔离变压器。(√) 3.转辙机表示杆销孔旷量可以超过1mm。( ×)

4.为了防止电动机损坏,所以电动转辙机只能做负载试验,而不能做空载试验。(√)

5.道岔锁闭后,不允许再扳动道岔。(√)

6.按道岔的结构不同可分为普通单开道岔、对开道岔、单式交分和复示交分道岔四种。(√) 7.道岔尖轨卡物、外界施工妨碍造成信号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列为非责任障碍。(√)

8.当道岔一经启动后应保证能转换到底,因故不能转换到底时,应保证经操纵后能转换到原位。(√) 9.断开遮断开关时,摇把能顺利插入摇把齿轮或用钥匙打开电动转辙机机盖,此时电动机的动作电源将被可靠地切断,不经人工操纵和确认,不能恢复接通。(√) 10.更换道岔设备使尖轨失去控制时,应在工务配合下,将道岔钉固,车务加钩锁器后方可施工。(√)

11.ZYJ7型电动转辙机的动作电源是三相交流电。(√ ) 四、问答题

1.扳动道岔时烧熔断器有哪些主要原因?如何处理? 扳动道岔时烧保险的主要原因有:

电机短路;电源混线;电缆混线;配线错误;电机动作电路中有两个以上接地点;室内2DQJ两组有极点动作不同步;来回快扳道岔时,2DQJ接点电弧不能熄灭形成短路; 处理方法:

调查了解是否扳定、反位都烧保险;

甩掉电机4#端线,扳动试验,如果不烧保险则是电机问题,如果依然如故则是电路配线问题;

甩掉X1(或X2)线扳动试验,如果不烧保险则是转辙机内配线问题;如果依然如故,则是电缆混线或室内问题;

检修后扳动试验烧保险,则属于故障电流太大或电弧不能吹断造成短路。 2.电气集中车站有关道岔作业施工完毕后,如何正确核对道岔位置?

答:有关道岔的施工作业后需核对道岔位置时,关键是做到“四个一致”即:扳动位置、表示灯、接通光带、与室外道岔一致。室内扳定位时应有定位表示、扳反位时应有反位表示;室外人员核对道岔位置后说:“××道岔现在开通××股道(或××道岔)---定位(或反位)”,室内则压接通光带按钮(或排进路),核对“四个一致”,定、反位均核对完毕后,方可销点,交付使用。 3.工务、电务道岔结合部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道岔各部轨距、牵引点处开程应符合标准。

尖轨、心轨、基本轨的爬行、窜动量不得超过20mm.,限位铁两边应有间隙,尖轨、心轨、基本轨爬行、窜动不得影响道岔方正,杆件别劲、磨卡及外锁闭框调整孔无调整间隙。

道岔的转换阻力不得在于电动(液)转辙机的牵引力,转辙机的牵引力应符合规定标准。

尖轨、心轨无影响道岔转换、密贴的硬弯、肥边和反弹,甩开道岔杆件,人工拨动尖轨、心轨,刨切部分应与其本轨、翼轨密贴,其间隙不大于1mm。 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的间隙均应大于1.5mm。

道岔转辙部位的轨枕间距符合标准,窜动不得造成杆件别劲、磨卡,影响道岔方正和道岔正常转换。

道岔转换时基本轨横移不得导致道岔的4mm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