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序列加扰解扰仿真实验系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M序列加扰解扰仿真实验系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M序列加扰解扰仿真实验系统

致 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将随着毕业论文答辩的结束而谢幕了,这四年里充满了太多太多的回忆,不管是快乐的,还是伤心的,现在一切看来都那是那么的美好,因为那是我们青春留下的痕迹。毕业论文从开题到现在已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经过我的刻苦钻研,它已经成形了。

可它正代表着大学生活的终结,完成它既有一种收获感,又有一种失落感,可无论如何它代表着我四年的努力,代表了我四年的历程。当它终于完工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尤其是辛勤培养我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作为一名本科学生,我的水平确实有限,要完成这么深层次的论文,难度是可想而知。但我之所以能完成,我的指导老师是功不可没的。在这次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张娜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指导。张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同时,我还想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永生难忘,他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又供我读书,我真的很感激他们为我做的一切。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感谢学校四年来对我的栽培!

谨以此文献给他们!

32

M序列加扰解扰仿真实验系统 参考文献

[1]樊昌信,詹道庸,吴成柯,等.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2] 南利平.通信原理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辉,曹丽娜.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炯磐.信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3

[5]张登福.伪随机序列及pld实现在程序和系统加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0 [6]肖国镇,梁传甲,王育民.伪随机序列及其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7]陈海龙,李宏.基于MATLAB的伪随机序列的仿真和分析[M].计算机仿真,2005,第5期

[8]张平.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9]林智慧,陈绥阳,王元一.M序列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9,第9期,51 [10]苏金明,阮沈勇.MATLAB 使用指南(上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1]邓华.MATLAB通信仿真及应用实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2]曾兴雯,裴昌幸,刘乃安,等.数字相关器及解扩性能分析[J].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

报,1997,第2期

[13] 张新政.现代通信系统原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14] 曾兴雯.扩频系统伪随机码的优选[J].通信技术与发展,1993,第3期 [15] 王毓银.脉冲与数字电路(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6] 延明,张亦华.数字电路EDA技术入门.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17] 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18]王兴亮.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9]刘建新.现代通信系统分析与仿真[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杜,2000 [20]谭敏.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M].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21]达新宇,孟繁茂.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22] 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3]陈顺林,董庆荣.M序列在移动通信扰码中的应用及仿真[J].现代电子,2002,第3期 [24]John G 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Third Edition.1995

[25]B P Lathi. Modern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CBS College.,198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