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道路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市政道路道路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安全。

(2)、厂(场)内机动车辆、起重设备档案齐全,定期检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抓好现场,坚持标准化管理。施工现场内各种机械设备、材料、临时设施、临时水电线路必须按施工总平面图合理布置,并且符合安全技术规则。现场安全标识牌安放要醒目,做到现场布置标准化、临时防护标准化、安全作业标准化和安全标志标准化。

(4)、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对可能突发的意外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第四章 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措施

一、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措施

1、施工现场入口处要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安全牌及其他警示标志。 2、在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及道路上设置照明系统,保证夜间照明。施工区域内按有关规定建立消防责任制,按照有关防火要求布置临设,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

3、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如安全网、护栏、洞口盖板等,必须齐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因施工确实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需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在完工后立即恢复。

4、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基坑侧向位移观测、高空作业等,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工序进行交工验收。

5、一切建筑施工器具、材料都应该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整齐稳固。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高度。严禁靠近场地围护墙及其他建筑物墙壁堆置,且其间距应在50cm以上,两头空间应封闭,防止有人入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6、作业中使用剩余器材及现场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杆件和余料、废料等都应随时清理回收,并且将钉子拔掉或打弯再分类集中堆放。

7、油漆、涂料及其稀释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严禁烟火的专用仓库。

8、基坑顶及到坑边2m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杂物或其它设备。 9、在基坑边沿长度的围护方向设置护栏。要做好临边作业、“四口”防护工作,采用护栏、盖板、安全网等加以防护。

10、墩柱、盖梁的施工要搭上落梯、操作平台及护栏,并有专项施工方案。 11、混凝土浇筑时搭设的流槽或泵管支架必须牢固可靠,必要时,应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2、起重设备应有稳定的基础,钩、链、绳等符合规定,有限位、防超负荷、超速和失灵保护装置,安设防闸瓦过度磨损的警铃自动断电保护装置,钢丝绳的安全使用要符合有关规定,勤加检查。起重设备的焊缝、连接螺栓、滑轮、制动防滑装置,均需经常检查,发现后及时处理。起重吊装作业要统一指挥,统一信号,起重设备与架空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所有人员必须集中精力,注意吊运方向,禁止在6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大雾恶劣天气下从事吊装作业。

13、各项施工作业完成后,安全设施、防护装置确认不再需要时,经批准后,方可拆除。对拆除棚架等复杂和危险性大的设施时,必须按拆除方案和有关规定进行,并派安全监护。同时,要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告标志。 二、安全用电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按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临时用电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收表,要有变更记录,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临时用电应落实三项技术措施:第一、防止误触带电体的措施;第二、防止漏电措施;第三、实行安全电压措施。

严格用电管理,现场临时电线路按规范要求布设,必须由持证的专职电工上岗操作,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各类电器设备均安设安全保险装置,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现场电工要每天对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按规定对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试,并作记录。

三、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机械安装要按平面布置图进行。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办好验收手续登记。经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的,才准投入使用。严格执行各类机械设备的专人管理和操作制度,并设专人负责维护、保养。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和高空作业的设备均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

第五章 特殊季节及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一、防汛、防火、防雷的安全措施 1、施工期间防洪措施:

(1)、成立安全防汛领导小组,组织专业的防汛抢险队,制订出各级人员的安全渡汛的岗位职责。严格劳动纪律,严守工作岗位,确保全体职工能做到召之即来,行动迅速,及时抢险。提前做好防汛抢险器材物资的储备,严禁随意动用防汛物资。

(2)、台风、洪水来临前;检查所有输变电线路,对临时工棚进行加固;系好缆风绳;疏通和清理生活区内排水系统。

(3)、掌握水情雨清,防洪渡汛小组主动与五指山市三防办、气象站、水文站、五指山水务局等单位联系,及时掌握五指山市地区的水文、气象、洪水预报,估算南圣河洪水将出现的时间与水位高度。在汛期,特别是洪水期间防汛人员要密切注意防洪渡汛工程的变化,遇到问题,随时研究处理。洪水期间,随时注意市防洪预警系统。在洪水对居民安全、财产有威胁时发出警报,采取渡汛安全防范措施。对各种洪水来临事先要有万无一失的对策。

(4)、根据气象预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机械性能,在洪水、台风到来前分批撤离危险区停放平安全位置。洪水到来前对拟停放机械设备的地方,修筑排水设施以便及时排放积水,防止暴雨冲沟、坍塌,确保安全。施工机械停放于地势较高的营地附近停置区。

(5)、疏通河道,扩大过流面积,提高泄洪能力。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及时完成全断面污染土开挖,扩大过流断面,降低洪水水位,加快泄洪速度。

(6)、修造堤岸、防潮泄洪。施工期间两岸均满足堤岸挡水泄洪的要求,保证施工段堤岸的安全,防止洪水冲刷、破坏堤坝。在堤坝临水坡风浪冲刷范围,用尼龙编织袋装土(砂)铺成鱼鳞状,防止洪水风浪冲刷破坏。

(7)、根据预测洪水位和堤坝填筑的实际情况备足编织袋,在堤坝的适当地段备足土石料。如果暴雨过分集中,洪水渲泄不畅,水位壅高较快,根据上游流量、水情和气象预报等;洪水位可能高于临时防洪堤坝,将会出现漫顶危情时;采用抢筑堤堰,增加挡水高度的办法处理。抢筑土袋子堤堰,将堤堰基础清理干净,用草袋(麻袋、尼编织袋等)装土(砂)七成左右,将其袋口缝紧,铺于堤堰的迎水面;铺砌时,袋口向背水侧互相搭接,用脚踩实,要求上下层袋缝必须错开,待铺叠至高出水面要求高度时,再在土袋背面填土夯实,确保基坑施工范围不受洪水影响。

(8)、洪水过后,认真分析受危害工程的原因、程度、范围、数量、评估危害的经济损失,报请业主、监理、公司批准。汛期对工期影响较大的关键项目,采取优先施工的措施,关键项目正常施工后再进行非关键项目施工。严密组织、科学管理,避免一切人为的浪费和工作疏忽。组织人力、机械清理工地,做好善后工作,迅速恢复生产。 2、施工期间防火措施:

(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坚持安全第一,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对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

(3)、施工现场设置防火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办公室内挂有防火责任人、防火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防火制度,动火作业前后要告知防火检查员。

(4)、焊、割作业时要有专人监焊,必须落实防止焊渣飞溅、切割物下跌的安全措施,并在施工点附近准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及消防用水。

(5)、乙炔气瓶直立放置,使用时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不少于10m,与氧气瓶保持不小于5m距离,不得露天存放、曝晒。凡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爆炸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