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第2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总体组成

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理及类型

近年来,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在乘用车上得到应用,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电动助力转向机构,除去应当满足对液压式动力转向机构机构的一些相似要求以外,同时还应当满足:具有故障自诊断和报警功能;有良好的抗振动和抗干扰能力等;当地面与车轮之间有反向冲击力作用时,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应迅速反应,制止转向盘转动;在过载使用条件下有过载保护功能等。

2.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理

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由机械转向器与电动助力部分相结合构成。电动助力部分包括电动机、电池、传感器和控制器(ECU)及线束,有的还有减速机构和电磁离合器等(图2-1)

ECU转矩转矩传感器车速转角电流电动机离合器减速机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图2-1 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示意图

目前用于乘用车的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转向器,均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其功能除用来传递来自转向盘的力矩与运动以外,还有增扭、降速作用。

;.

.

转向过程中,电动机将来自蓄电池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向转向系输出而构成转向助力矩,并完成助力作用。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机构有蜗轮蜗杆、滚珠螺杆螺母或行星齿轮机构等,其作用也是降速、增扭。装在减速机构附近的离合器(通常为电磁离合器)是为了保证电动助力转向机构只在预先设定的行驶速度范围内工作。在车速达到某一设定值时,离合器分离,并暂时停止电动机的助力作用。与此同时,转向机构也暂时转为机械式转向机构。当电动机发生故障时,离合器也自动分离。离合器分离后再行转向时,可不必因带动电动机而消耗驾驶员体力。单片式电磁离合器包括主动轮、从动轴、压盘、磁化线圈和滑环等。

1.主动轮 2.磁化线圈 3.压盘 4.花键

5.从动轴 6轴承 7滑环 8电动机 图2-2 电磁离合器工作原理简图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装有磁化线圈2的主动轮1与电动机轴固定连接,来自控制器的控制电流经滑环7输入磁化线圈,于是主动轮产生电磁吸力,将压盘3吸到主动轮上,然后电动机的动力经主动轮、压盘及压盘毂上的花键传给从动轴5,实现助力作用。

汽车以较高车速转向行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力矩将减小,以至于达到无需助力的程度,此时可设定:达到此车速时,电磁离合器停止工作。还有,在电动机停止工作以后,电磁离合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也要分离或者自动分

;.

.

离。此后,在进行再进行转向将不存在助力作用,直至电动机恢复工作为止。

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驾驶员对转向盘施力并转动转向盘时,位于转向盘下方与转向轴连接的转矩传感器将经扭杆弹簧连接在一起的上、下转向轴的相对转动角位移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至控制器,在同一时刻车速信号也传至控制器。根据以上两信号,控制器确定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助力转矩的大小。之后,控制器将输出的数字量经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量,并将其输入电流控制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将来自微机的电流命令值同电动机电流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后生成一个差值信号,同时将此信号送往电动机驱动电路,该电路驱动电动机,并向电动机提供控制电流,完成助力转向作用。

2.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EPS系统依据电动机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转向轴助力式、小齿轮助力式、齿条助力式三个基本类型(图2-3)

a) b) c)

a) 转向轴助力式 b) 齿轮助力式 c) 齿条助力式

图2-3 EPS系统的类型

(1) 转向轴助力式 转向轴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电动机布置在靠近转向盘下方,并经蜗轮蜗杆机构与转向轴连接(图2-3a)。这种布置方案的特点是:

由于转向轴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的电动机布置在驾驶室内,所以有良好

;.

.

的工作条件;因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经过减速机构增大后传给转向轴,所以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相对小些,电动机尺寸也小,这又有利于在车上布置和减轻质量;电动机、转矩传感器、减速机构、电磁离合器等装为一体是结构紧凑,上述部件又与转向器分开,故拆装与维修工作容易进行;转向器仍然可以采用通用的典型结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电动机距驾驶员和转向盘近,电动机的工作噪声和振动直接影响驾驶员;转向轴等零件也要承受来自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的作用,为使其强度足够,必须增大受载件的尺寸;尽管电动机的尺寸不大,但因这种布置方案的电动机靠近方向盘,为了不影响驾驶员腿部的动作,在布置时仍然有一定的困难。

(2)齿轮助力式 齿轮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电动机布置在与转向器主动齿轮相连接的位置(图2-3b),并通过驱动主动齿轮实现助力。这种布置方案的特点是:

电动机布置在地板下方、转向器上部,工作条件比较差对密封要求较高;电动机的助力转矩基于与转向轴助力式相同的原因可以小些,因而电动机尺寸小,同时转矩传感器、减速机构等的结构紧凑、尺寸也小,这将有利于在整车上的布置和减小质量;转向轴等位于转向器主动齿轮以上的零部件,不承受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的作用,故尺寸可以小些;电动机距驾驶员远些,它的动作噪声对驾驶员影响不大,但震动仍然会传到转向盘;电动机、转矩传感器、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等与转向器主动齿轮装在一个总成内,拆装时会因相互影响而出现一定的困难;转向器与典型的转向器不能通用,需要单独设计、制造。

(3)齿条助力式 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机构的电动机与减速机构等布置在齿条处(图2-3c),并直接驱动齿条实现助力。这种布置方案的特点是:

电动机位于地板下方,相比之下,工作噪声和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都小些;电动机减速机构等不占据转向盘至地板这段空间,因而有利于转向轴的布置,驾驶员腿部的动作不会受到它们的干扰;转向轴直至转向器主动齿轮均不承受来自电动机的助力转矩作用,故他们的尺寸能小些;电动机、减速机构等工作在地板下方,条件较差,对密封要求良好;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只经过减速机构增扭,没有经过转向器增扭,因而必须增大电动机输出的助力转矩才能有良好的助力效果,随之而来的是电动机尺寸增大、质量增加;转向器结构与典型的相差很多,必须单独设计制造;采用滚珠螺杆螺母减速机构时,会增加制造难度与成本;电动机、转向器占用的空间虽然大一些,但用于前轴负荷大,前部空间相对宽松一些的乘用车上不是十分突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