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某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七章 环境分析

一、污染物分析

依据《某市“十一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我市生活垃圾有机组成分为75.22%,无机组分13.36%,纸类6.64%,金属0.73%,塑料1.2%,玻璃1.38%,布料0.79%。该项目为便民服务中心,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现将该项目产生生活垃圾分类如下:

1、生活垃圾类别

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

电器件:包括柱形和扣形电池,以及各种废旧电器等。 纸类:包括书报纸、包装纸和纸板纸等,不包括卫生纸。 瓶罐:各类瓶罐物品,包括塑料的、金属的、玻璃的等,不包括陶瓷的。

其它垃圾:指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之外的垃圾,如灰土、砖瓦和陶器等。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指生活中排出的受过不同程度污染的水体,主要是因生活卫生产生的废水。

二、设计依据和采用的环保标准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21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J3020-93) 1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三、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重室内外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并行的管理措施,使之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环境规划设计的原则

1.1区位选址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1.2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确保周围空气、声、水环境质量; 1.3交通便利,房间日照和采光充足,通风良好; 1.4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 1.5无噪声污染;

1.6绿化率≥30%,其中,硬质景观面积≤20%绿地总面积,无裸露地面。

2、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建设期间各种材料、设备、车辆、人员繁多,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

2.1噪声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等产生非稳态噪声,具有噪声高、无规律、突发性等特点。针对项目周围环境特点,本工程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有:限制高噪声施工机械和其作业时间,夜晚停止施工;选用低噪声性能的施工机械,并对施工机械进行润滑和保养;尽量使

22 施工噪声对噪声源40米以外区域的人群不造成影响等。

2.2废水

施工场地的生活污水以及施工中开挖的土、石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被雨水冲刷而形成的废水,都会对周围环境和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网;固体垃圾废弃物和化粪池沉积物由专人负责定期清运;对施工开挖的土方和堆放的建筑材料,采取围护和加盖棚布等措施,防止流失。

2.3大气

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拌合及土方堆放过程中极易产生扬尘。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施工路段和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定期清除施工场地及运输路面上散落的土、石屑;运输车辆加装棚布。

2.4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回填后多余部分全部运至垃圾处理场妥善堆放。

在拆迁建造过程中鼓励分离回收使资源再利用,室内装修防止对建筑构件破坏拆除,减少垃圾产出、暴露和运输,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材料使用对人体和环境的损害。

2.5土方开挖

施工期间工程土方在开挖堆放时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2.5.1土方开挖时应避开雨季施工。

2.5.2采取建挡土围墙、护砌、设置排水沟等措施。

2.5.3对施工场地及料场进行围护,多余土、石方应妥善处置,临时堆放时,应定点集中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

23 3、使用期对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3.1污水治理

实行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标准;合理规划用水方案、给排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分质供水、中水利用、绿化景观用水及节水器具等,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用水的良性循环,节水率不低于20%,回水率不低于10%。按照清污分流的原则进行排放,雨水与污水分流。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行集中处理。

3.2固体废弃物治理

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固体废弃物收集环节对环境质量无损害;通过将生活垃圾分为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分类收集,为优化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提供条件。

生活垃圾从源头开始分类,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促进垃圾的减量和回收利用,禁止混合垃圾直接填埋处理。为了维护该区环境卫生,共同营造“文明、卫生、整洁、舒适、优雅、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

3.3噪音治理

选择低噪音设备,同时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使噪声降到环保标准规定的指标以下,以确保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环境。

3.4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装修简洁适用、空气物理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化学污染和辐射要符合环保规定指标;室内90%以上空间实现自然通风。

3.5绿化

本项目的建设要通过绿化、美化等措施,与四周环境保持协调一致。为了保护和美化环境,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在总体规划中考虑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