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七年级记叙文阅读--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4分)

6.清明

丰子恺

清明例行扫墓。扫墓照理是悲哀的事。所以古人说:“鸦啼雀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然而在我幼时,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人们借佛游春,我们是“借墓游春”。

清明三天,我们每天都去上坟。第一天,寒食,下午上“杨庄坟”。杨庄坟离镇五六里路,水路不通,必须步行。老幼都不去,我七八岁就参加。茂生大伯挑了一担祭品走在前面,大家跟他走,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不亦乐乎。到了坟上,大家息足,茂生大伯到附近农家去,借一只桌子和两只条凳来,于是陈设祭品,依次跪拜。拜过之后,自由玩耍。有的吃甜麦塌饼,有的吃粽子,有的拔蚕豆梗来作笛子。蚕豆梗是方形的,在上面摘几个洞,作为笛孔。然后再摘一段豌豆梗来,装在这笛的一端,笛便做成。指按笛孔,口吹豌豆梗,发音竟也悠扬可听。可惜这种笛寿命不长。拿回家里,第二天就枯干,吹不响了。祭扫完毕,茂生大伯去还桌子凳子,照例送两个甜麦塌饼和一串粽子,作为酬谢。然后诸人一同在夕阳中回去。杨庄坟上只有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父亲说这叫做“美人照镜”。现在,几十年不去,不知美人是否还在照镜。闭上眼睛,情景宛在目前。

正清明那天,上“大家坟”。这就是去上同族公共的祖坟。坟共有五六处,须用两只船,整整上一天。同族共有五家,轮流作主。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这笔费用由祭田开销。祖宗们心计长,恐怕子孙不肖,上不起坟,叫他们变成饿鬼。因此特置几亩祭田,租给农民。轮到谁家主持上坟,由谁家收租。雇船办酒之外,费用总有余裕。因此大家高兴作主。而小孩子尤其高兴,因为可以整天在乡下游玩,在草地上吃午饭。船里烧出来的饭莱,滋味特别好。因为,据老人们说,家里有灶君菩萨,把饭菜的好滋味先尝了去;而船里没有灶君菩萨,所以船里烧出来的饭菜滋味特别好。孩子们还有一件乐事,是抢鸡蛋吃。每到一个坟上,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土地

爷爷吃的,叫做拜坟墓土地。孩子们中,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谁先抢得鸡蛋。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

第三天上“私房坟”。我家的私房坟,又称为旗杆坟。去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人,父母和我们姐弟数人。吃了早中饭,雇一只客船,慢吞吞地荡去。水路五六里,不久就到。祭扫期间,附近三竺庵里的和尚来问讯,送我们些春笋。我们也到这庵里去玩,看见竹林很大,身入其中,不见天日。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中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无上的乐事。 14.作者说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的乐事”。请你概括上“大家坟”那天孩子们的两件“乐事”。(2分)

⑴ ⑵ 15.文章主要叙述了家人扫墓的情形,但是有些笔墨也介绍了醇厚的民风。请你摘抄一个可以表示这一内容的句子(2分)

16.“我难得抢到,觉得这鸡蛋的确比平常的好吃。”这鸡蛋味道真的比平时好吃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17.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而富含韵味。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运用联想和想象描摹文中的一个场景。(不少于60字)(5分)

示例:文中上坟路上的情景令人难忘。一行人快乐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一位长者挑着一担祭品走在最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则在队伍中跑进跑出。一会儿到桃树下折一枝桃花,一会儿又钻进蚕豆地里捧出一把鲜嫩的蚕豆夹,活泼欢愉的模样逗得大家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文中 的情景令人难忘。 18.“一株大松树,临着一个池塘”,于是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美人照镜”。我们民族文化中有很多这样富含韵味的景物名称,请你写出一个并作简略介绍。(2分)

7.走进书

①那年,带着野菊编成的花冠,踩着童年的歌谣,一步跨进那个翠竹环抱、溪水清清的乡村小学校,与书一见钟情,从此埋下对它爱的种子。此后,人生路上,一路行来,山长水远,我对它始终保持着绵绵无尽的情意。

②走进书,翻阅那收尽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故事经脉,展读人物笑颜,揣摩文章内涵。那行云流水的文句,花雨缤纷的意境,深挚动人的情感,顷刻间便幻化成一片浅紫的氤氢(yīn yūn,烟云弥漫),唤醒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天的阳光中。于是,神思飞扬起来,心泉流动起来:一会儿漫步幽林小径,倾听鸟儿在微风中歌唱,一转身,又披着斜阳,闲游在色彩斑斓的田野,听八面来风,看芳草连天。

③走进书。心灵就会变成肥沃的土地。这土地能结出金灿灿的稻谷。长满郁郁葱葱的树木,盛开绚丽多彩的鲜花,铺满柔韧如茵的绿草。于是,整个心灵变成一片锦绣。因而,胸怀像蓝天一样澄澈宽广,意志如高山一样巍峨坚强,思想仿佛雄鹰一样自由翱翔……

④走进书,你会感到它是穿过厚厚云层的阳光,能照亮你灰暗的天空,驱走苦闷彷徨,消融烦恼忧愁。让无助的人们重新披上灿烂的霞衣,生活插上希望的翅膀,生命的琴弦弹奏愉悦的乐章,世界不再满目凄凉。

⑤走进书,进行一次芬芳的思想之旅。清晨,在大师们的书桌间随意穿行,可听到古圣先哲忧国忧民的叹息,可看到他们为理想在风雨中奔波的身影;中午,与才华横溢的大家们在那没有尘世污染的山水间徜徉。时而和他们踏歌而行,时而听他们浅唱低吟;傍晚,来到欧洲古典文学殿堂,与大师们寒暄,欣赏他们笔下的江山,聆听他们口中的风云……无论走到哪里,目光所及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让人们在芬芳中醉去,既而醒来,感觉人生境界更上一层楼!

⑥以文为友,以诗为侣。这样自会把名利看淡,把金钱看轻。整个生命就像那月光星辉下的湖泊一样宁静、深沉、美丽!

12.根据所给示例,把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第②段写:走进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广阔的世界。

第③段写: 第④段写:走进书,可以使我们走出心情的低谷。

第⑤段写:

13.第③段中的“心灵就会变成肥沃的土地”中“肥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本段中哪几句话表明了这层意思?请你摘抄下来。(3分)

答:“肥沃”的意思是:

第③段表明这层意思的句子是: 14.第④段说:“走进书,你会感到它是穿过厚厚云层的阳光,能照亮你灰暗的天空,驱走苦闷彷徨,消融烦恼忧伤”。请你结合对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阅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阅读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8.朗诵的日子 张晓惠

①“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一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周六下午两节课后,在学校高高的河堤上,我们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高声地朗诵,红领巾迎着春风拂扬,清脆的声音中,老柳舒展了新绿,梨花绽放着雪白。个儿高高的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背着手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

②那时,我们班的朗诵真是出了名,继校园文化艺术节捧得金牌后,我们的朗诵已不仅仅是为了比赛了。每周六的下午。班上的男生女生都捧着老师钢版刻印的诗歌来到河堤上,大声地朗诵。从贺敬之的“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的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从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到减克家的《有的人》。扎着两根短辫的班主任老师音色甜美圆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我们立即跟上: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常常是她读上第一句,我们全班就跟上了。老师朗诵时,眼神往往是不看手中的本子的,时间一长,我们朗诵时,眼神也就都飘向了远方。老师朗诵非常讲究抑扬顿挫,经常提示道:“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走进去走进去!”

③一个学期下来,我们都能“走进去”了,走进《大堰河》的深情,走进《青年近卫军》的激昂,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将高尔基的《海燕》背得滚瓜烂熟: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它大声呼唤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每每朗诵至此,我们都脸颊绯红,眼神坚毅,似乎我们就是那翱翔于乌云与海水之间的海燕。

④学期结束,我们班的语文考试成绩得了全年级八个班的第一名,作文的前三名都是我们班的,总分遥遥领先。老师很高兴,我们全班都高兴。记得那次班会,全班最后集体朗诵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最后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班人都放开了嗓门,震得玻璃窗都嗡嗡响,教室窗外围满了其他班的同学。

⑤弹指一挥问啊,朗诵的日子离我们多远了?现在的学校还让孩子们朗诵诗歌吗?也可能有。但基本上都是为了什么比赛、演出。偶尔在舞台上,也见到穿华美的连衣裙捧着讲义夹朗诵的美女,总感到更多的是在表演,很难感受到震撼心灵并将其传达给听众的那种情愫。

⑥前日,不知不觉回到原来母校有河堤有树林的地段,小河早已填平,到处是楼房与店铺。校门口的那株老柳树还虬劲有力地挺立,枝头上,绿绿的全是新芽啊,毛茸茸、幼嫩嫩地。恍恍然。柳枝与新芽间绽放出脆亮亮的童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扬子晚报》) 15.阅读文章,要把握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最令你难忘的一个朗诵情景。(2分)

16.阅读文章,要体会语言。(6分)

①个儿高高的老校长总是笑眯眯地背着手在河堤上慢慢地踱着。(回答:“笑眯眯”和“慢慢 地踱着”分别表达了老校长怎样的情感?)(4分)

②老师朗诵非常讲究抑扬顿挫,经常提示道:“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走进去走进去!”(回答:“走进去”指什么?)(2分)

17.阅读文章,要领悟写法。请你回答:文章第⑤段为什么要写舞台上美女的朗诵?(2分)

18.阅读文章,要获得启示。文中的老师常说“走进去走进去”。请你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 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表达的感情。(2分)

9.童年二帖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