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王母使者:

省称“王母”。传说中鸟名。为西王母所使,在齐郡函山守护药函。其说始见于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王母使者。齐郡函山有鸟,足青,嘴赤黄,素翼,绛颡,名王母使者。昔汉武登此山,得玉函,长五寸。帝下山,玉函忽化为白鸟飞去。世传山上有王母药函,常令鸟守之。”

王馀鱼:

亦称“吴馀脍”、“吴王脍馀”、“脍残”。传说中鱼名。其形如常鱼身之一面。相传越王勾践(或云吴王阖闾,又传吴王孙樌)脍鱼未尽,弃其残半于水中,遂为此鱼。

《异闻记》:“东城池有王馀鱼,池决,鱼不得去,将死。或以镜照之,鱼看影,谓其有双,于是比目而去。” 天狗:

传说中神兽名。可禁凶害。其说始见于秦。

《山海经·西山经》:“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禁凶。” 天狐:

传说中有通天之术的仙狐。

《玄中记·说狐》:“狐,五十岁,能变化谓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 天鹿:

一说“天禄”。传说中奇异之兽名。其形似鹿而一角。为祥瑞之物。汉代有石雕像。

《宋书·符瑞志下》:“天鹿者,纯灵之兽也。无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备则至。”

天鸡:

传说中的神鸡。居东南桃都山大桃树上,又传居东海岱舆山扶桑树上,率天下之鸡报晓。汉代陶器已有其像。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曰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夫诸:

传说中异兽名。状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现为水灾之兆。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中山经》:“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元仙:

传说中异兽名。形似鹿而五、六头。

明·邝露《赤雅》卷下:“荼首,出羁縻州,似鹿而两头,食香草。其行如飞……亦有五、六头者,是名元仙,敬之终吉,射之悔亡。”

木客鸟:

传说中鸟名。状如鹊。俗云木客所化。其说始见于汉。

《异物志》:“木客鸟,大如鹊,数千百头为群,飞集有度,不与众鸟相厕,人俗云?木客?。”

五足兽:

传说中异兽名。状如狮,有五足,为解形民之手所化。其说始见于晋。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因樨国献五足兽,状如狮子;玉钱千緍,其形如环,环重十两,上有?天寿永吉?之字。问其使者五足兽是何变化,对曰:东方有解形之民,使头飞于南海,左手飞于东山,右手飞于西泽,自脐以下,两足孤立。至暮,头还于肩上,两手遇疾风飘于海外,落玄州上,化为五足兽,则一指为一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