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药用植物学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生理功能、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

2、本草: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也指古代对于药物的称谓,由于草本占多数,故名。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也称拟器官。 2、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定型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

3、半复粒淀粉: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它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 层纹的淀粉粒。

4、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几乎同时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动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即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填空题

1、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四部分。

2、原生质体内物质按照作用、形态及组分差异,又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

3、白色体与物质的积累和贮藏有关,其中造粉体合成淀粉,蛋白质体合成蛋白质,造油体合成脂肪及脂肪油。 三、选择题

1、糊粉粒多分布于植物的种子。

2、桃子成熟后易变软,农业上的沤麻,都是由于细胞壁的胞间层的果胶溶解而使细胞相互分离造成。 3、不具有次生壁的细胞有厚角细胞。(它是活细胞)

4、草酸钙晶体中加入20%硫酸晶体会溶解,并进一步形成针状晶体析出。 5、草酸钙晶体一般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 四、问答题

1、试述细胞壁有哪些特化现象?可用什么鉴别方法?

细胞壁的特化现象包括木质化、木栓化、角质化、黏质化和矿质化等。 鉴别方法:

木质化的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盐酸一滴,即显红色。 木栓化细胞壁遇苏丹Ⅲ试液可染成红色。 角质层遇苏丹Ⅲ试液可被染成橘红色。

黏液质化的细胞壁遇玫红酸钠醇溶液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可染成红色。

矿质化是指细胞壁中含有硅质或钙质等。硅质能溶于氟化氢,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可区别于碳酸钙和草酸钙)。 2、试述何为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使体细胞可以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一株植物,并且一般具有母体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

3、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的含义是什么?

细胞生长指细胞体积和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植物个体生长的基础。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来源功能相同,形态构造相似,并且彼此密切联系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2、平轴式气孔: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为2个,其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3、不定式气孔: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数目在3个以上,其大小基本相同,并与其他表皮细胞形状相似。 4、腺毛:有头部和柄部之分,头部膨大,位于毛的顶端,能分泌挥发油、黏液、树脂等物质。 5、非腺毛:无头、柄之分,因而顶端不膨大,也无分泌功能。

6、分泌组织:有具有分泌作用,能分泌挥发油、树脂、蜜汁、乳汁等的细胞所组成。

7、晶鞘纤维:是一束纤维的外侧包围着许多草酸钙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

8、厚角组织:由细胞壁不均匀增厚的生活细胞组成的机械组织,常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壁非木质化,一般

在角隅处增厚。

9、厚壁组织:细胞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具有层纹和纹孔,常木质化,承受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

10、侵填体:由于邻接导管的薄壁细胞通过导管壁上未增厚的部分,连同其内含物如鞣质、树脂等物质侵入到导管腔内而形成。

11、胼胝体:温带树木到冬季,在筛管的筛板处生成一种黏稠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形成的胼胝质将筛管孔堵塞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12、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

13、离生性分泌腔:由于分泌细胞中层裂开细胞间隙扩大形成腔隙,分泌物充满于腔隙中,而四周的分泌细胞较完整,称为离生性分泌腔。

14、溶生性分泌腔:由许多聚集的分泌细胞本身破裂溶解而形成的腔室,腔室周围的细胞长破碎不完整,称为溶生性分泌腔。

15、蜜腺:分泌蜜汁的腺体,由一层表皮细胞或其下面数层细胞分化而来。

16、分生组织:是一群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使植物体不断生长。其特征是细胞小,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无明显的液泡。

二、选择题

1、甘蔗茎、葡萄果实表面的白粉状物是蜡被。 三、问答题

1、如何区分表皮与周皮?

表皮为初生保护组织,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层分化而来,通常由一层扁平的长方形、多边形或波状不规则形的生活细胞组成,彼此嵌合,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周皮为次生保护组织,是一种复合组织,它是由木栓形成层不断分裂而产生的,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组成。

2、机械组织可分为哪几种?其细胞结构特征有何异同?

机械组织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成分、增厚的部位和增厚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类。厚角组织的细胞是活细胞,常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壁由纤维素、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组成,不含有木质素,非木质化,呈不均匀的增厚,一般在角隅处增厚,也有在切向壁或在细胞间隙处加厚的。厚壁组织的特征是它的细胞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具有层纹和纹孔,常木质化,成熟后细胞腔变小,成为死细胞。

3、导管有哪几类?其输导能力为什么比管胞强?

导管按形成的纹理或纹孔的不同而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导管。管胞管径较小,依靠侧壁上的纹孔运输水分,液流的速度缓慢。而导管分子上下两端往往不如管胞尖细倾斜,而且相连处的横壁常贯通成大的穿孔,因而导管输导水分的作用远较管胞快。

4、被子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有什么异同点?

维管束主要由韧皮部和木质部构成。维管束在植物体内常呈束状存在,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彼此相连组成植物的输导系统,同时对植物器官起着支持作用。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筛胞、韧皮薄壁细胞与韧皮纤维组成;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与木纤维组成。

5、薄壁组织有哪些主要特征?

薄壁组织主要特征是细胞壁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通常是具有原生质体的生活细胞,细胞的形状有圆球形、圆柱形、多面体等,细胞之间常有间隙,其分化程度较浅,极有潜在的分生能力。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一、名词解释

1、维管柱:根的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构造统称为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三部分,有的植物还具有髓部。

2、次生构造:由次生生长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叫次生构造。 3、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上常有的一种瘤状的结构,称为根瘤。

4、器官:器官是指植物体中由不同组织组成的具有一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部分。 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节。

6、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的原始体。 7、草质茎:质地较柔软、木质部不发达的茎称草质茎。

8、攀缘茎:茎细长不能直立,而是靠卷须、不定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攀援结构攀附他物向上生长。

9、根茎:常横卧地下,肉质膨大呈根状,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先端有顶芽,节上有腋芽,向下常生不定根。

10、鳞茎:呈球状或扁球状,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盘上生有许多肉质肥厚的鳞片叶,顶端有顶芽,鳞片叶内生有腋芽,基部具不定根。

11、叶状茎:植物的一部分茎或枝变成绿色扁平叶状,代替叶的作用,而真正的叶则退化为膜质鳞片状、线状或刺状。 12、小块茎:为变态的地上茎。有些植物的腋芽形成小块茎,形态与块茎相似;也有的植物叶柄上的不定芽也形成小块茎。 13、年轮:在木本植物茎的木质部或木材的横切面上常可见许多同心轮层,每一个轮层都是由形成层在一年中所形成的木材,一年一轮地标志着树木的年龄,称为年轮。

14、边材:在木材横切面上靠近形成层的部分颜色较浅,质地较松软,称边材。

15、网状脉序:主脉明显粗大,由主脉分出许多侧脉,侧脉再分细脉,彼此连接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叶脉的特征。 16、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以上叶片的叶,称复叶。

17、双(偶)数羽状复叶:羽状复叶的叶轴顶端具有两片小叶。

18、互生叶序: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子,各叶交互而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 19、苞片:生于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称苞片。

植物的繁殖器官

一、名词解释

1、 心皮: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2、 单体雄蕊:一朵花中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一束呈圆筒状的雄蕊称单体雄蕊。 3、 聚药雄蕊:一朵花中雄蕊的花药联合成筒状,而花丝分离称聚药雄蕊。 4、 单雌蕊:是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

5、 复雌蕊:是由两个以上的心皮彼此联合构成的雌蕊。 6、 胎座:是指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

7、 完全花:是指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具有的花。

8、 不完全花:是指在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 9、 真果:是指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10、 假果:除子房外尚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以及花序轴等参与形成的果实。 11、 单性结实:是指有的植物只经过传粉而未经受精作用发育成的果实。 12、 单果:是指一朵花只有一个雌蕊发育形成一个果实。 13、 聚合果:是指一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 14、 聚花果:是由一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15、 双悬果:由两个心皮的下位子房发育而成,成熟时分离成两个分果瓣,分悬于中央果柄的上端。 16、 假种皮:是由珠柄或胎座处的组织延伸而形成的结构,包在种皮外面。

17、 外胚乳:少数植物种子的珠心,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未被完全吸收而形成营养组织包围在胚乳和胚的外部形成的结构称外胚乳。

药用植物学重点

绪论

1、药用植物学:是用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分类、生理、生态、地理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科学。

2、《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收载365种) 《新修本草(唐本草)》——我国/世界上 最早的一部 药典。(收载730种) 《本草纲目》——李时珍。全面整理和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收载1892种)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1、原生质是细胞内所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等,是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

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分类:按照原生质体内在形态、作用及组分上的差异,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三部分。

2、细胞质特性:流动性。

细胞核特性: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具有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3、核仁是细胞核中折光率更强的小球体,主要有蛋白质和RNA组成。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植物遗传.生长发育.调节细胞内的物质代谢。

4、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多呈球形或扁球形,它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合成淀粉的场所。

5、后含物是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物质。后含物的形态和性质是生药鉴定的主要依据。常见植物后含物有: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淀粉粒有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淀粉粒的类型、形状、大小、层纹和脐点等可作为鉴定药材的重要依据。【鉴别】直链淀粉遇稀碘液显蓝色,支链则先紫红色,一般植物的淀粉同时含有两种以上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菊糖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山茱萸果皮中亦有。菊糖加25%a-萘酚溶液再加浓硫酸溶液,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蛋白质多以糊奋粒的状态存在于细胞质或液泡里,体积很小,常呈无定形的小颗粒或结晶体。蛋白质与碘试液显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溶液则显紫红色。在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位脂肪。脂肪和脂肪油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遇苏丹3试液显橙红色或紫红色。

6、晶体有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常见的草酸钙结晶形态有单晶【甘草、黄柏】、针晶【半夏、黄精】、簇晶【人参、大黄】、砂晶【颠茄、地骨皮】、柱晶【射干、淫羊藿】。【鉴别】草酸钙晶体不溶于稀醋酸,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产生;遇20%硫酸则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晶体析出。碳酸钙晶体遇醋酸或稀盐酸溶解,冰放出二氧化碳气泡。

7、细胞壁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细胞壁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层。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细胞壁的特化:1木质化:加间苯三酚试液和浓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2木栓华:遇苏丹三试液显红色。3角质化:遇苏丹三试液显橘红色。4黏液质化:遇钌红试液显红色。5矿质化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一、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泌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1、分生组织:是一群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增长细胞数目,使植物不断生长。

(1)特点:细胞代谢作用旺盛,具有强烈的分生能力。特征: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五细胞间隙,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五明显的液泡和质体的分化。

(2)分类:①原分生组织 ②初生分生组织(特点: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织)

③次生分生组织(来源:成熟组织的某些薄壁组织。特点:存在于裸子植物级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内,一般排成环状,并与轴平行。功能:产生次生构造,使根.茎不断加粗及重新形成保护组织。)

2、基本组织

分类/功能:①一般薄壁组织;功能:同化、储藏、吸收、通气 ②同化薄壁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③贮藏薄壁组织 ④输导薄壁组织 ⑤通气薄壁组织;

特征:细胞间隙特别发达。

3、保护组织有表皮组织和周皮。

(1)表皮组织一般不含叶绿体,外壁常角质化,并常具角质层。周皮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孔可作为气体交换的通道。

(2)保护组织 特点:①比其周围的表皮细胞小,含有叶绿体。②与表皮细胞相邻的细胞壁比较薄,其余各方的细胞壁比较厚。

(3)副卫细胞:有些植物的七孔,在保卫细胞周围还有两个或多个和表皮细胞形状不同的细胞。随着不同种类植物,副卫细胞排列次序有别。

(4)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有五种:平轴式、直轴式、不等式、不定式、环式。

(5)毛茸: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的突起物,具有保护、减少水分蒸发、分泌物质等作用。

(6)腺毛:具有分泌作用,由一个或几个分泌细胞组成,能分泌挥发油、树脂、黏液等。非腺毛:不具有分泌功能的毛茸,无头、柄之分,类型:线状毛、棘毛、分枝毛、丁字毛、鳞毛、冠毛等。

4、分泌组织

(1)作用:分泌作用,能分泌挥发油、乳汁、黏液、树脂和蜜液等的细胞所组成

(2)分类:根据分布位置分为:外部分泌组织(腺毛和腺鳞、蜜腺)和内部分泌组织(位于体内,分泌物也积存体内;分为: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乳汁管)